在波涛汹涌的南海上屹立不倒的第六代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
3年多前,当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交付时,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它还只是国家重大装备制造领域中不太引人注目的一个。如今,它已像南海礁盘上那些岿然不动的主权碑一样,成为中国在这片海洋存在的象征。
昨天,这座代表中国海洋工业装备最高水平的钻井平台拿到了它的“终身成就奖”——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的船坞,就是它“出生”的地方。
能够漂浮在海面上的半潜式钻井平台,是人们在深海寻找油气的“利器”,中国上一次对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尝试还要追溯到1983年,当时由上海船厂建造了最大工作水深200米“勘探三号”。
然而,油气资源不可能仅仅存在于200米的海底,如果中国的海洋工程装备还停留在购买或者租用国外公司的海洋装备进行深海油气勘探,不仅花费巨大,而且很容易成为外国遏制中国发展的手段。
2008年4月28日,位于浦东北端的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切割了第一片材料,标志着“海洋石油981”正式开工。按照设计要求,这座平台要到达的是距离大陆2000公里的南海海域,作业水深超过3000米。
不过,要在南海平稳工作,还要适应南海的特殊“脾性”。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刚告诉记者,中国南海属于世界三大恶劣海况区,每年十余次的强台风冲击考验着半潜平台的生存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台风、钻井能力、动力定位能力等因素被列为重点考虑对象,在981平台设计之初,世界上并没有专门针对中国南海区域开发的半潜式钻井平台,结合南海的环境条件,最终确定了200年一遇的台风及其波浪等作为考核平台结构强度和稳性的输入条件,大大提升了平台的安全性。
困难重重,单靠外高桥造船厂一家之力,难以完成这个大工程,于是联合多家单位一起攻关成了必然的选择。陈刚说,“海洋石油981”可以说是国内第一个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海洋工程产品,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作为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承包商,联合国内顶级设计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所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设计研究院,以及国际知名设计公司Friede&Goldman公司共同完成项目的基本设计和船型开发。
6项世界首次和10项国内首次的技术创新,是“海洋石油981”过硬的指标,它的出现也意味着,我国成为继美国、挪威之后第三个具备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建造、调试、使用一体化综合能力的国家。
陈刚又回想起2002年到新加坡调研第五代半潜式钻井平台的事,当时他觉得我国船厂的设计建造能力离这座平台可能还有10年的差距,没想到10年后,我国已经拥有了技术更为先进的“6.0版”——投入使用至今已完成11口井的钻完井作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11亿元人民币,发现了3个深水油气区块,获天然气储量2000亿方……是它交出的漂亮成绩单。
文汇报记者 沈湫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