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10年前,钱学森发出这样的感慨,像一个巨大而沉重的问号,成为中国所有高校的艰深命题。
4年前,教育部、中组部和财政部联合推出“拔尖计划”,希望回应“钱学森之问”。该计划在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19所高校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学科领域选拔拔尖本科生,进实验室,开讨论班,因材施教,并积极吸引学术大师参与。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的最新统计,19所试点高校共有5500名优秀学生入选“拔尖计划”。在已经毕业的首批500名毕业生中,95%进入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
□晨报记者 杨育才
昨天,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复旦通过“拔尖计划”已培养了逾200名“未来科学家”。
大二提前进实验室做课题
达佩玫是复旦大学化学系09级本科生,目前在复旦攻读博士学位。
在大二结束的那个暑假,达佩玫申请加入“拔尖计划”。成功入选后,她申请加入郑耿锋教授课题组,从此开启了她的科研之路。在实验室里,从给师姐打下手,到独立担纲课题并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达佩玫仅用了1年时间。在同学眼里,她就是“学霸”。
同样在大二就进入实验室的还有生命科学学院09级本科生丁琦亮,他目前也在复旦攻读博士。
成为生命科学学院首批“拔尖计划”学生中的一员后,丁琦亮在两年半里,发表了3篇高质量论文。科研成绩使他傲立2013年毕业典礼上的“学霸榜”。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