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读书日,思南读书会的思南书集加开特别场,所有买书的读者都会获得由主办方送出的玫瑰花。这是起源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圣乔治节”的古老风俗。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本报记者 黄启哲 王磊
一杯咖啡一瓶水,和作者谈谈生活,和书友聊聊感悟,这样的读书会正在沪上悄然兴起。记者粗略统计,每周在上海举办的“读书会”“阅读沙龙”有10余场,遍布上海多个区县。这些被读者称为“第二书房”的阅读空间,不仅开进书店、图书馆,也开进了咖啡屋和商业街。越来越多的爱书人,走到一起分享着阅读带来的快乐。
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固定的文化场所,让读者和作者交流阅读感悟和文化体验。而对上海这样一个常住人口2400万的大城市而言,读书会应当更多元,不仅可以推出面对不同人群的专业读书会,还可以建立从泛读到精读的多层级读书会。通过类似的公共文化服务,将好书推送给更多人,在需求引导中实现阅读的价值引领。
“零门槛”的读书会回到阅读朴素初心
不久前,思南读书会迎来了周岁生日,一年中,奈保尔、王安忆、孙颙、冯象、舒乙等130多位中外作家和学者,在思南公馆和文学爱好者面对面。而开办至今超过100期的“星期天读书会”,则鼓励每位参与者发言,可以朗读文本也可以发表个性化的感想和见解。
尽管大家云集,但类似的读书活动都免费向读者开放,既不用预约也不用买票,现场布置更是简单到只有桌椅和扩音器。“读书本来就是一件日常而朴素的事。”作家孙甘露说,“零门槛”的读书会回到阅读的初心:为书找到读者,为读者找到书。
很多人参加读书会的活动,正是希望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看到书店里琳琅满目的图书往往会无从下手,通过参加活动,像是对好书有了一次‘预览’。”有读者说,自己喜欢阅读有时却不知道该读什么、怎么读,读书会上的交流开阔了眼界,让自己渐渐清楚需要什么样的阅读。对于不少作家来说,读书会也提供了和读者面对面的机会。“作家和读者像朋友一样聊天,这种即兴的交流最是宝贵。”学者陈思和曾做客思南读书会,他认为多样多元的读书会,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阅读需求。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古人说的“熟读深思子自知”的阅读方式,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显得奢侈。这时“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的读书会,用社交让人重温书香。孙甘露说,哪怕读者只是来围观凑热闹,读书会照样敞开大门欢迎,“不求听众个个爱上文学,但是因为一次互动带来启发改变一时一事,那也是好事。”
多元读书会应寻求有梯度的精准定位
既有图书馆、社区文化中心,也有思南公馆、地铁站等寸土寸金的商圈,沪上的读书会不但布局广泛,而且渐渐形成多元投入的机制。其中一些书友自发组织的读书会,更是凭借商家物业的支持,“蹭”场地办到现在。发起人何家炜说,“星期天读书会”在书店、咖啡馆等场所流动举办,2011年底至今的100多期,足迹遍布上海多个区县,没有出过一次场地费,社会资源的支持是读书会办下去的重要保障。
有意思的是,沪上不少商业地产也因为引入读书会而获得商机。比如引入思南读书会半年之后,思南公馆周边的商家不仅增加了人气生意更旺了,许多文创产品也特意选址在思南公馆商圈开店。思南公馆总经理刘申说:“读书会品牌带来了地产的文化增值,这样的‘投资’值。”
在几位读书会的策划人、发起人看来,读书会需要扩容。“读书会既需要量的增长,也需要更精准的读者定位。”何家炜表示,从泛读到精读,读书会可以打造形式各异、层次梯度的活动,“书友既可以信马由缰高谈阔论,也不妨围绕一本书、一个领域的话题深入探讨,让阅读引领思考和创新。”
与此同时,读书会如何“造血”也成为各方关注的话题。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目前来自政府、行业组织和商家的支持不少,但是读书会也应该尝试面向市场。比如,思南读书会办起的思南书集,通过主打文学图书,年销售额近50万元。“读书会聚起的是对阅读价值的认同。读者来到读书会,带着文化期待,所以读书会的面向市场必须守住‘人文’底线。”一位资深出版人说,“书香最能吸引读者,文学的价值不能只用标价衡量,优秀文艺作品固有的趣味和价值,比所谓的热门和畅销更有意义。”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