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废物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我们也还没有完全了解。
我们知道,鸟类、龟类、鱼类和鲸类等体型较大的动物,在进食时很容易将塑料废物和食物混在一起吃下肚去,其结果是,或气管被堵塞窒息而死,或胃中填满了塑料废物而被活活饿死。但是塑料废物对于一些更小的海洋生物的影响则要复杂得多。
对于一些海洋微生物来说,塑料就像饭店里的自助餐柜台,在海洋里,任何坚硬一些的表面都会成为各种营养物质的收集台,这也是为什么建立在海上的石油钻井台或沉船都会成为海洋生命蓬勃兴旺的“沙漠绿洲”的原因。
一些海洋生物也会充分利用漂浮在海水里的塑料碎片。在大太平洋废物带海区里,海黾——一种水黾科昆虫——会将它们的卵产在漂浮的塑料上,随着太平洋里塑料废物的增多,将塑料碎片当作它们产卵平台的海黾也越来越多。
海黾这样的情况并非偶然个例。海洋教育协会的埃里克·泽特勒和伍兹霍尔研究所海洋生物实验室的明瑟和林德·阿马拉尔-泽特勒在合作研究中发现,塑料碎片甚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态系统,阿马拉尔-泽特勒还专门为其创建了一个新词“塑料圈(plastisphere)”,或称“塑料微球”。
和植物根系构成的“土壤根圈”吸引着土壤中的微生物一样,“塑料微球”对于一些海洋微生物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如一种叫做弧菌的菌种。“这些塑料碎片表面很适宜细菌繁殖,很容易让人感染疾病。”已有过多起关于海上垂钓者不慎被鱼钩扎破手指导致弧菌感染的报道。
传染疾病的弧菌寄生在一些鱼类的肠道系统中,靠吸食鱼体内的营养物质和盐份为生,在被排出体外后往往会附着在塑料碎片上,重新聚集成细菌群落,等待鱼儿将它们的“塑料之家”当成浮游生物吞下肚去,以再次进入鱼的体内。
塑料废物碎片还给病毒提供了更多的繁殖机会。“我们不能肯定地说那就是病毒,但我们确实从塑料上获取的宏基因组数据中发现了病毒存在的信号。”明瑟说道。他认为这并不奇怪,海洋水体中的病毒远远多于微生物细胞,他经常告诫团队成员在实验中要小心谨慎,要勤洗手。
还有另外一些理由导致的海洋塑料之灾让人不得不忧。有证据表明,塑料微粒已开始进入食物链。例如,发出蓝色生物光的弧菌在水中产生一种美丽壮观的蓝绿色光芒,夏日的晚上,海上航行的人们常可以看到黑暗中闪闪发光的塑料碎片,其实闪光的是那些寄居在塑料碎片上的有害细菌,它们用美丽的蓝光伪装成食物,诱惑觅食的鱼类上当。
微小塑料碎片的存在对于鱼类来说可不是件好事,塑料颗粒会降低鱼类吸收食物的效率,塑料在分解时,还会释放出一些有害的添加物,如双酚A和有毒的火焰阻燃剂等。塑料还会像海绵一样吸收海水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和有机污染物质,如多氯化联苯,以及DDT等杀虫剂。研究表明,附着在塑料上的一些化学物质足以毒死鱼类。
塑料污染甚至已经给我们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影响。比利时根特大学环境毒物学家莉斯贝思·范考文伯格指出,食用甲壳类动物的人,每年吃进的塑料颗粒可能多达11,000颗。她的实验测试表明,人工养殖的贻贝和牡蛎体内的塑料微粒含量都很高。范考文伯格指出,对于爱吃这类海产品的人来说,“细微的海洋塑料颗粒显然是食品安全的极大威胁。”
(林凌辰)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