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参加万隆会议的包括中国在内的29个亚非国家是国际体系中的新兴力量。当时广大亚非拉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一是摆脱殖民主义统治,实现民族独立;二是在冷战中形成不依附美苏任何一方的独立力量。万隆会议提出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十项原则。这十项原则适应了当时亚非拉国家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不仅强调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且强调求同存异、平等互利。
亚非国家等新兴力量的兴起代表了世界潮流和时代发展方向,是万隆精神的倡导者,也是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引领者。
欧洲强权国家在18-19世纪只把欧洲国家作为主权国家,而把亚非拉广大地区作为它们的殖民地。随着20世纪亚非拉国家在民族解放运动中纷纷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西方国家才不得不将亚非拉国家也作为国际体系中的成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十项原则是由发展中国家提出的,代表了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成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为国际秩序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了精神指导和理论源泉。
现在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与那时相比,有很大不同,主要任务是实现和平与发展,完成国家现代化。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世界许多国家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发展,使得它们之间在经济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这种相互依存关系又是不对称的,西方国家往往利用这种不对称的经济关系,向它们所认为的对手或异类施加压力。同时,世界各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面临着许多共同或相似的挑战,如气候变暖、环境污染、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跨国犯罪、毒品走私、艾滋病、埃博拉病毒等。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这是对万隆精神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万隆会议所确立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基础,会议所倡导的“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有力推动了亚非国家的联合自强,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与亚非等发展中国家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体系,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成为国际秩序改革的引领者。
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对世界历史教训的深刻吸取和对现实世界和平与发展潮流的适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得到的最重要历史教训,是必须从国家层面拒绝极端民族主义。因为正是法西斯主义这种极端民族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发动了这场战争。而西方大国对德、日法西斯采取绥靖政策这种极端民族利己主义鼓励了德、日法西斯的侵略战争。
在当代,还必须防止极端民族主义利用文明冲突,防止非国家行为体的极端主义和暴力主义。各国应超越民族利己主义,将本国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相结合。
由于国际体系中的各组成部分与整体之间是共生的,一个国家必须在考虑自己国家利益的同时,考虑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近年来,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认识到,在“地球村”这一共生系统中,世界各国必须合作才能应对这些挑战和威胁;而只有实行开放包容的对外战略,才能实现合作共赢。
文/夏立平(作者为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