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大量印度农民自杀的消息频传,再次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而围绕印度农民生存现状和政府应对举措等问题,也持续引发印度社会的反思。
自杀惨剧触目惊心
印度媒体日前报道称,今年印度中、北部大部分地区都受到反常降雨影响,导致大规模农作物减产,农民经济状况恶化,自杀现象日趋严重。今年1至3月,印度西部经济大省马哈拉施特拉邦多达601名农民自杀。而在人口最多的北方邦,自杀的农民数也超过了400人,该邦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事实上,这些惊人的数字只是印度农民自杀问题的冰山一角。根据印度国家犯罪统计局今年2月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自1995年以来,印度全国自杀农民已经超过29万人。也就是说,过去20年来,平均每年有超过1万农民自杀,这个数字远高于其他群体。
生存现状艰难脆弱
印度农业人口约占12亿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但普遍存在生产效率低下、受教育程度不足、种植技术落后等问题。此外,政府给予农民的实际支持和保障有限,导致他们的生存基础非常脆弱,“靠天吃饭”的状态多年来改变无几。
据统计,印度农民家庭的平均月收入只有3078卢比(约合人民币300元),58%以上的农民食不果腹,很多家庭根本无力负担购买种子和化肥的费用,更不用说引进先进技术。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许多农民经常在突发的自然灾害面前陷入绝望而选择一死了之,甚至集体自杀,成为社会顽疾。
干旱、洪水等反常恶劣天气是导致印度农民自杀的主要因素。印度60%以上的农业用地缺乏有效的灌溉系统,八成以上的农民依赖雨季的降水来实现丰收。不过,在许多社会学家看来,债台高筑是农民自杀的最重要诱因。由于政府信用贷款和灾害补偿制度的不健全,多数农民不得不向私人信贷机构寻求高利贷以维持生计。据悉,一些民间贷款的利息高达20%-50%,使得数以百万计的农民背上沉重的负担和风险,一旦出现自然灾害等变故便无力偿还,还会受到追债人不断的骚扰。更为悲催的是,自杀农民留下的债务将由妻子儿女继承,使后者的生活更加艰难。
应对措施效果不佳
印度政府曾采取一些措施以改善农民的处境。2006年,辛格政府就推出了高达24亿美元的“农民减负和补偿一揽子计划”,包括免除一些困难农民家庭的贷款利息;给予自杀农民家属2000美元抚恤金;专项拨款改善灌溉系统等。2008年,政府将该计划的预算扩大至100亿美元,惠及3600万农民。一些地方邦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向农民提供优惠贷款或债务减免的福利计划。印度政府还分别于2005年和2013年出台了“农业人口就业保障计划”和“收入多元化计划”,旨在帮助一些贫困邦的农民改变单一的收入模式,扩大生活来源以抵御风险。不过,这些宏大的计划因为执行过程中透明度不够且腐败丛生,具体落实情况并不理想。
莫迪政府2014年上台以来,在处理农民问题上也推出了一些新政策。其中“经济赋权计划”旨在为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贫困人口开设银行账户,从而使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和福利能够直接到达农民手中,同时为农民享受现代银行服务体系和信贷支持提供便利。针对今年的雨灾,中央和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一些应对政策,包括发放救济金、调整银行贷款政策、向农民提供医疗和教育援助等。
然而,莫迪政府的农民政策也受到一些质疑。一方面,批评者认为,单纯依赖政府的救济和补偿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困境,“政府需要加快完善农业保险和信贷制度,以鼓励农民的积极性,大幅提高生产力。”另一方面,印度农民对于莫迪政府推动土地法改革仍抱有疑虑。印度《前线》杂志称莫迪总理力推的土地新政“亲实业家”而“反农民”,这将“加剧印度农业的危机”,而在危险的土地政策和自然灾害的双重夹击下,越来越多的农民“正走进死胡同”。《印度时报》则刊文指出,帮助印度农民的最好办法是开放农业领域,加大投资和引入优质管理,以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农产品价格,进而改善农民收入。
■文汇报驻新德里记者 牛震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