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孜县安置点幼儿园开课了。 刘杰 摄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甘愿放弃平静的生活,来到极为艰苦的藏区工作生活;甘愿承受与亲人的分离,只为融入一个本来完全陌生的大家庭;他们甘愿承受身体种种的不适,只为让雪域人民有个可以安康稳定的家园——他们就是上海市第七批援藏干部。
坐落在珠峰脚下,素有“堆谐(藏族民间舞蹈的一种)之乡”美誉的拉孜,便是9位来自上海市闸北区的援藏干部对口支援的第二故乡。
在“4·25”地震中,上海第七批援藏干部拉孜小组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不怕苦、不叫苦、不言苦,坚决服从日喀则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始终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张劲松(拉孜县委书记)、尤晓军(拉孜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李天舒(拉孜县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卢成(拉孜县商务局副局长)4名同志主动放弃轮休和出差,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稳定发展,他们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出色表现,赢得当地群众好评。
3天搭建帐篷900余顶
震后,拉孜县余震不断,震感强烈。张劲松最关心的,莫过于拉孜群众有没有伤亡。他第一时间参与抗震救灾指挥,安排各乡镇、部门及时排查灾情,经过10个多小时的仔细排查,确认拉孜县无人员伤亡,118户群众房屋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得知这一情况后,张劲松并未松懈,而是深深牵挂着兄弟县区,尤其是定日、聂拉木、吉隆等县的受灾情况,难以入眠。受交通阻断影响,当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及时与这三个县的援藏干部沟通灾情。
4月26日,张劲松组织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全县上下,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灾的后援工作,要把受灾的后方变成救灾的前方。会后,张劲松一边积极安排筹备应急救灾物资,亲自督查物资调拨情况;一边安排各救援小组及时赶赴灾区,各项救援工作有条不紊。
在接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拉孜县确定为全区两处大型受灾安置点之一的命令后,援藏拉孜小组干部与全县党政军警民1000余人,在当地“一天四季”的多变气象环境下,连续奋战72小时,在原本规划的产业园内迅速搭建帐篷900余顶,让千余名受灾群众妥善入住安置点。
尤晓军根据自己分管行业,及时安排县工商局向各单位、企业、个体户下达稳定物价的要求,以确保拉孜县当地群众和受灾群众的衣食住行,避免出现较大的物价波动。此外,尤晓军还安排县电视台和其他工作人员,临时成立安置点广播站,及时发布信息,帮忙寻找灾区群众的亲人、行李、物件等。
县委常委、副县长翁文杰安排县自来水公司在安置点铺设自来水管道,以保证安置居民的用水问题。同时,分管公安的翁文杰及时调遣公安人员,在安置点设立2个便民警务站,并安排交警在县境内进行道路引导疏通工作,保证救灾物资第一时间运送到需要的地方。
深夜登山救“地震宝宝”
拉孜县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天舒,第一时间组织单位20余名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成救援医疗小分队随时听从调遣。
4月25日,地震重灾区吉隆县的孕妇白玛旺姆受地震影响,提前分娩。新生儿出生后,即出现重度窒息症状,产妇也面临大出血险境。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家人立即用车急送产妇和“地震宝宝”到拉孜县。谁知过嘉措拉山山口时遇到大雪封山。产妇急得直流眼泪:“早知道这样,不应该出来,死也是死在家乡好!”
28日零时许,拉孜县卫生服务中心接到白玛旺姆家人打来的求助电话。李天舒立即带领4名应急人员驾车前往救援。刚到海拔4000多米的山脚,道路结冰,汽车难以前行。李天舒当即决定,医护人员立即徒步上山接病人。经过3个多小时的艰难攀爬,终于在5248米的嘉措拉山山口接到了产妇和新生儿。经过全力救治,产妇和婴儿情况已稳定,并逐渐康复。同时,转移的群众中有2名重伤者,一名腿骨骨折,一名儿童患有肺炎和高热。李天舒及时安排床位,将伤员送到县医院治疗。
目前,该医疗小分队日夜驻守在安置点,及时为灾区群众提供免费医疗救助,开展疫情防治工作。
半个月来,基层村居点、救灾指挥点、物资筹备点、医疗救助点、居民安置点,遍布援藏干部的足迹。安置点内,比肩而立的帐篷顶上,一面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它们代表着援藏干部一颗颗红心与决心。
在上海援藏干部的身上,看到的是与各族群众同甘共苦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格。援藏干部有的头发白了、有的嘴唇紫了、有的喉咙哑了、有的皮肤黑了、有的人变瘦了,许多藏族群众满意地说:“这样的援藏干部来对了。”
文汇报记者 付鑫鑫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