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不鸣,一鸣惊人。今年,迄今唯一一个上海市自然科学特等奖--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领衔的“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和新型靶向治疗研究”,将成为今天举行的201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最大亮点。
细数今年上海科技奖的获奖项目,耐得住寂寞的“长跑”项目占据了相当多的席位。不仅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中也不乏大量“十年磨一剑”的项目。与往年相比,今年上海科技奖励大会颁奖项目的总数有所减少,但它们在国际性、战略性影响力上,显示出了更加强大的实力。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一个领域中坚持“寂寞长跑”,以十年甚至更多时间,或获得重大理论发现,或攻克技术难关,并使其在经济发展、民生健康中发挥出显著作用--上海的科研风尚正从“论文导向”向“需求导向”与“问题导向”转变。
聚焦国家战略不求“短平快”
总览2014年获奖项目,研发持续时间在3-6年和6-9年的,占到了所有获奖项目的52.8%,其中6-9年项目为24.2%。时间最长的项目,持续了整整26年!这在历年上海科技奖项中颇为少见。
从科研规律而言,科学上的重大发现、技术上的重大突破,都需要科学家在一个领域中长期坚持,从无数次失败中寻找到成功的光明。这不仅适用于基础研究领域,同样适用于高技术领域。一大批获奖项目均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基础研究入手,为解决国家发展“卡脖子”的问题做出贡献。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董显林这次以“高温高稳定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应用”获得技术发明一等奖,就是坚持了一二十年的成果。研制适用于航天航空、石油勘探等领域的特殊压电陶瓷,几乎每个产品的创新周期都长达8年。为了打破国外垄断,不断取得技术进步,他从创新产品的收益中拿出上千万元经费,投入到超前的研发布局中。
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是党中央对上海的要求。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努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对创新土壤和创新文化氛围的营造。“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要敢冒风险、宽容失败”……一方面鼓励探索未知的领域、大胆创新,另一方面则提倡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对待充满风险的创新行为。这样的氛围,令“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核岛主设备超大型锻件研制及工程应用”、“0.13微米嵌入式自对准分栅闪存技术与工艺开发”、“超高分子量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及其芳纶纤维制备关键技术与生产装备国产化”等一大批获奖项目在这里诞生。
改变科研评价鼓励“寂寞长跑”
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处副处长陈馨介绍说,本次上海科技奖励大会上基础研究成果喜人,对科研人员来说,尤其显得重要的是科研评价“指挥棒”的改革。
高校“数论文评职称”的评价导向,一度抑制了广大教师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两年前,复旦大学开始推行“代表作制度”,通过淡化职称评定标准的“硬杠杠”,延长考核周期,根据教授们的代表作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来评价学术成绩。去年,市教委要求高校的科研评价不再依据论文量“一刀切”,明确提出上海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分类评价体系,以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而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则通过引入国际化评估,让国际权威专家来评判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从更长远的科研潜力来判断其工作价值。
上海的科研经费,也在稳定资助有潜力的“寂寞长跑”项目。如基金不设指南,有助于改变一些团队和科学家根据指南做研究的“投机”行为,鼓励科研团队多年潜心耕耘一个领域。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细胞所王恩多院士已经连续拿到了四轮基金,相当于获得了基金连续12年的稳定支持。类似科研团队数量正在逐年递增。
事实上,坚持“寂寞长跑”几乎成了所有基础研究获奖项目的共同特征,陈赛娟院士的白血病“上海方案”项目,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从现象追溯本质的艰苦探索,这次获奖的科研成果主要始于18年前,而在这漫长的18年中,她的课题组在这一方向上没有申报过任何奖项;为研究长江流域变化对河口环境的影响,华东师大杨世伦教授整整坚持了12年……
让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优秀的科研项目带出了一支有活力、可持续的人才队伍。本次获奖项目的所有第一完成人中,有30.7%年龄小于45岁,这一比例较2013年提高了4.2个百分点,年轻化趋势明显。
为让优秀青年人才尽快脱颖而出,上海交大从2011年起设立了新进教师科研工作启动计划,学校资助5万到50万元不等的启动资金,支持和帮助新进的青年博士启动和开展科研工作。而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则给出了很大力度的经费支持。
纵观上海,一个以“启明星计划”为核心的全方位、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建成,根据人才发展规律“量体裁衣”:“扬帆计划”将青年科研人员申请“第一桶金”的年龄下限拓展到了32岁;紧接着便是针对35周岁以下的“启明星计划”;而针对优秀人才,则有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还有针对海归的浦江人才计划等。
文汇报记者 许琦敏 姜澎 樊丽萍 沈湫莎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