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中国人创办现代大学这100多年,可谓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既有抗战烽火中大学内迁弦歌不辍的辉煌,也有文革期间“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说的主要是理工科大学还是要办”的无奈。若正面立论,评选促成中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重大举措,我首先投票给1991年酝酿、1993年正式实施的“211工程”。
那些申报211大学上差一步之遥的落选者,绝对意想不到问题的严重性--这可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最具含金量、也最深不可测的一道鸿沟,几乎决定了日后各大学的命运。为了面向21世纪,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政府计划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使其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此计划一宣布,舆论哗然,认为纯属吹牛。其理由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有那么多“世界一流”。后来想清楚了,名词不重要,关键是实际效果。也就是说,若能大幅度提升中国大学的教学及科研水平,是不是“世界一流”,其实无所谓。
得益于中国政府的权威性、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再加上中央与地方共建这一“四两拨千斤”的思路,以及各大学因见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而拼命争抢,211工程后来的进展十分顺利。
从1995年公布第一批15所211大学,到2008年底第四批5所211大学“新鲜出炉”,短短十几年间,各大学都铆足了劲,在争创211的道路上快马加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可惜的是,闸门哐当一声落下,不少信心十足且准备充分的大学,从此被拦在了大门外。那些就差一步之遥的落选者,当初虽也深感遗憾,但绝对意想不到问题的严重性--这可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最具含金量、也最深不可测的一道鸿沟,几乎决定了日后各大学的命运。眼见沟这边的大学迅速崛起,感叹沟那边的大学逐渐沉沦,真的是“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再过一二十年,中国一流大学与国际著名大学在科技方面,完全可能平起平坐。相反,人文及社会科学方面的落后,会显得更为突兀--即便不说触目惊心。
应该这么说,当初的211大学评选,基本上是公平的。只是有两个决策思路,今天看来不无反省的必要。一是明的,那就是每省至少给一个名额;一是暗的,那就是注重工程技术,而相对忽略人文社科。
先说后者。绝大部分进入211工程的大学需要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的支持,后者要求的回报是,自觉且有效地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因此,在实际评选中,理工科大学因院士数量(注:文科没有院士)、科研经费、专利转化,以及促成产业升级的能力,显得更为理直气壮。
我将这112所211工程大学粗略分类,一是校名就是理工医农或理工医农占绝对优势的大学;一是综合大学或师范、政经、艺术类大学。按我的统计标准(看主导倾向,如重庆大学归理工类,清华大学属于综合性),前者占60所,后者为55所。或许有人问,不是说一共112所吗,为何跑出115所来?原因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江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山东)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湖北)都是两地办学,独立运营,但又共享荣耀。
谈及大学,注重科技发明,服务经济建设,这当然没错;但相对忽略人文及社科,则很不应该。将大学理解为“工程师的摇篮”,那是半个世纪以前的思路,早就该翻过这一页了。过分看重“科技成果”在大学中的分量,如此教育理念,不无修正的必要。国人习惯于从科技角度谈论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距离,可这三十年的急起直追,差距正迅速缩小。我相信再过一二十年,中国一流大学与国际著名大学在科技方面,完全可能平起平坐。相反,人文及社会科学方面的落后,会显得更为突兀--即便不说触目惊心。
谈及人文及社会科学,我们往往强调中国的特殊性,从国情到文化到政治立场再到语言表达等,有意无意掩盖了这一差距。至于大学校长书记们,对此类无法“立竿见影”的学科,一般也不太用心。时至今日,还不断有领导拍着你的肩膀说:研究中国的文史哲,当然是我们最强了,外国人怎么能比?言下之意,这事不急,你们悠着点,让实用性的学科先走一步。这一学科决策上的偏差,直接导致我们的身体跑得太快,而灵魂(思想)落在很远的后方,一时半会儿追不上。
只有一所211大学的河南省,2014年全国各省市经济总量排名第五;“同病相怜”的浙江省则排名第四。人多、钱不少、对国家贡献大,而且文化底蕴深厚--这样的省份,为何在高等教育方面如此落魄?再说前者。教育离不开政治,评选211工程大学,毫无疑问须平衡各方利益。2009年1月,中央电视台曾播出以下新闻:“日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海南大学、西藏大学进入以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为目标的'211'工程计划,至此,我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拥有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这第四批211工程大学,明显带有政策照顾的成分。考虑到各省市区都已经“利益均沾”了,211工程就此关门大吉。
这里提及教育公平,只说每个省市区都有至少一所211大学,但没说与办学相关的其他因素,如人口数量、经济水平、文化积淀等。若将我提及的这些因素考虑进来,则这211工程大学的布局显得很蹊跷。以数量论,北京26所,江苏11所,上海10所,陕西8所,湖北7所,四川5所,广东、湖南、黑龙江、辽宁各4所,连新疆都有两所了,为什么河南、浙江只能“一枝独秀”?
只有一所211大学的河南省,2014年全国各省市经济总量排名第五,而全省总人口10662万人,常住人口9436万人(截至2014年底)。“同病相怜”的浙江省,2014年全国各省市经济总量排名第四,人均GDP仅次于作为直辖市的北京、天津、上海,在全国各省区中名列首位。人多、钱不少、对国家贡献大,而且文化底蕴深厚,这样的省份,为何在高等教育方面如此落魄?是他们自己不努力,还是现行政策限制了其发展速度?这或许值得当事人以及主政者深思。
我在这里并不纯粹是为河南或浙江“鸣冤叫屈”,而是主张重启已经落闸的211工程。此工程之所以值得嘉许,除了规模宏阔、可操作性强,更因其较好地兼顾“公平与效率”。当初说好,“成熟一批吸取一批”的,为何不再深耕此计划?表面理由是数目限制,更深层的原因,恐怕是为新的985工程、2011工程让路。恕我直言,对当代中国大学发展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211,而不是985,更不是2011。抛弃仍有很大发展空间的211工程,对于那些就缺临门一脚的大学来说,固然是严重挫伤;更可惜的是,无法借此调整中国大学布局,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撰写此文前,我已先后写了《拓展211工程,实现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刊登于《文汇报》2015年3月27日)、以及《我为何要“充大头”,为非211高校说话--再说“拓展211”》(刊登于《文汇报》2015年4月3日)中,我再三陈述拓展211工程的好处,虽获得了不少掌声,但在目前的体制下,基本上是“说了等于白说”。希望来年的全国人大及政协会议上,有河南、浙江等省份的代表及委员不辜负本省区人民的厚爱与委托,联名提案,要求教育部认真思考与答复--不是恳求特殊照顾,而是落实公平原则;不是谋求自家福利,而是努力实现各地区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
文/陈平原(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