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冯晓瑜
■文汇报记者 徐晶卉
又有一家奢侈品牌“摒不牢”了:继香奈儿三月在中国大幅降价之后,近日,在经过5天的VIP特价预购后,奢侈品牌古驰(Gucci)正式公开对外打折,部分商品低至五折。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个开心的时刻。对于奢侈品牌商来说,似乎颇为悲伤——顾客盈门的背后,是牺牲了高贵身价带来的暂时繁华,而中国市场奢侈品营业额的“腰斩”式下滑,更像一层阴影笼罩整个行业。
这曾是一群高傲的品牌,过去10多年,它们在中国的身价只涨不跌。但从今年开始,奢侈品们接二连三放下身段。专家表示,越来越透明的全球消费环境和个性化消费市场的崛起,是令奢侈品在中国市场降身价的主因。这一时机,正是本土高端品牌崛起的机遇。
奢侈品牌前赴后继降价
早上10点不到,南京西路金鹰广场,古驰上海旗舰店门口,近百米的长队蜿蜒曲折。“这里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门口维持秩序的保安一声感叹,这些店平时“只有冷气,少有人气”。
热闹是因为古驰的“大放血”。从27日开始,包括上海、北京、成都在内的全国古驰门店开启了大部分商品五折优惠的促销。这是古驰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夏季折扣最早的一次,也是折扣力度最大的一次。
“这个价格终于可以接受了。”白领夏小姐告诉记者,她九点三刻来排队,已排到50米开外,队伍前行缓慢,每隔几分钟才放两三个人入内。夏小姐看中的是一款经典水桶包,原价11900元,打完折5950元,“听说这个价比欧洲还便宜。”
古驰不是第一家降价的奢侈品牌。就在两个月前,香奈儿、迪奥、卡地亚等一众奢侈品牌已经打了头阵,折扣力度在八折左右。熟悉奢侈品的沪上白领曹小姐告诉记者,香奈儿一款羊皮包在2009年左右为32700元,到2014年涨到40000元,这意味着,打完八折后,价格一夜回到2010年前的水平。
古驰也并非最后一家“自降身价”的奢侈品牌。华伦天奴日前向VIP客户群发消息,表示对老客户将有一次七折的降价活动。紧随其后,普拉达(Prada)、圣罗兰(YSL)、思琳(Celine),芬迪(Fendi)、纪梵希(Givenchy)等一大批奢侈品牌将在香港率先打出三折优惠,有市场人士预测,这些品牌不久之后或也将在内地一线城市降价。
全球消费信息透明终结溢价
在过去的十年里,全球奢侈品品牌无一例外瞄准了中国市场,不仅在中国的价格最贵最坚挺,许多商品还以每年5%左右的涨幅涨价。为何一夜之间,那么多奢侈品品牌都“摒不牢”开始打折了呢?
“全球消费渠道的畅通是根本原因。”商务部国际品牌管理中心副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奢侈品研究中心主任周婷分析,近几年来,全球的消费信息越来越透明,旅游的便利性也让购买奢侈品变成了容易事,“消费者不是傻子,看到了欧洲的实际价格,谁愿意在国内购买明显被高估了的产品?”
根据财富品质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消费者的全球奢侈品消费高达1060亿美元,买走了全球46%的奢侈品,但我国国内奢侈品消费额却同比下降11%,为250亿美元。也就是说,76%的奢侈品消费发生在境外。
卖不出货,让奢侈品牌在国内的“囤货”严重。周婷告诉记者,去年一年,中国进口奢侈品手表的总量只有10万块。某奢侈品牌一位高管也曾私下告诉记者,他们的业绩压力太大,“上海的几家门店都撑不下去了,营业额下滑太厉害,几乎腰斩。”末了,这位高管还补充了一句,“我们已经算好的了,不少品牌下滑还要厉害。”
“价格回归常态,是为了让消费留在国内,刺激国内消费。”周婷指出,从长期来看,奢侈品牌不可能在中国永远“作威作福”,固定的打折季将会成为常态。
本土高端品牌崛起的好机遇
曾经强悍的奢侈品牌逐渐褪去了光环,其产品价格缩水的同时,为本土高端品牌提供了机遇。
一位在时尚圈工作了多年的高管告诉记者,最近两年,国人的消费特征发生了转折:他们不再喜欢“烂大街”的奢侈品牌,而是对于一些手工定制的、价格在3000元左右的轻奢品抱有浓厚的兴趣,“个性化的产品代替了标准奢侈品,或将成为未来的消费主流。”
“这几年,奢侈品的消费习惯和整个产业都在升级。”周婷指出,一方面,国人的消费更加成熟,对于性价比的追求更高;另一方面,中国的许多企业在成为奢侈品“代工厂”多年之后,对产品文化、价格、产品工艺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不少企业已走出了“为他人做嫁衣”的第一阶段,开始寻求建立自己的品牌。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