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男”系列和综艺电影的人气一路领跑,也证明了粉丝经济的一路高烧。图为近期播放的第二季《奔跑吧兄弟》综艺节目中,杨颖和范冰冰正在不顾形象地“泥潭大战”,引来大批粉丝点赞。
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你或许不喜欢《小时代》,但却无法忽视它的粉丝群,因为他们正影响着中国电影的未来——去年的近300亿元票房中,粉丝群创造了其中的80%。尽管有人不屑粉丝经济带起的综艺秀电影热潮,但是不得不面对另一个困局:粉丝不等于真正的观众,他们追逐的核心与作品内容存在偏差,一味迎合粉丝只能把内容创作引入歧途,而丢开粉丝专注内容,业界又有多少底气?
去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博纳影业掌门人于冬喊出“未来的电影公司都要给BAT打工”。引发传统电影公司和互联网企业的集体围观。B=百度,A=阿里巴巴,T=腾讯,彼时,业界对互联网、粉丝经济的态度是欢腾的,大佬们都视之为一片红海——哪怕是为BAT打工,那也是一块超级大蛋糕。
2015年的影视界照旧有互联网的连锁狂欢。但包括于冬本人在内,几乎所有人达成共识:对电影也好,其他文化产品也罢,互联网是提供了接入市场的高速跑道,让作品可以直达粉丝聚集的市场,但是,内容这趟列车究竟能跑多快,是不是有足够的创意驱动力,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在一年的时间里并没有找到答案。
产业需要明星,却不能只有明星。没有创意和内容驱动的粉丝经济,只能将影视产业的命运捆绑于几个粉丝个体之上。如何持续发展,如何规避泡沫风险,粉丝经济无法给出答案。
“互联网+”的大时代下,互联网在文化产业的投资、营销、粉丝经济转换、在线销售四大环节上已形成闭环,同时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巨头都强势布局内容产业,这对于创作者而言绝非坏事,至少产业的前行不会因缺钱而停驻了脚步。但已隐约脱离控制的是,有人将互联网+狭隘等同于快速与粉丝对接,将粉丝的嘈杂等同于产业的蓬勃。
难怪冯小刚导演一早就对综艺电影拍案而起。如今更有种纠结的声音发出,导演金依萌坦言,自己正面临巨大的诱惑,“究竟要做一个已经有粉丝基础,但你自己却毫无感觉的东西,还是投入一个没有粉丝基础,但自己坚信它是个值得被欣赏的作品?如今的时代下,怎样做一个冷静又有热情的创作者,是个极大的考验。”还有人开始惶恐于粉丝经济的大举压进,认为它们对产业链的牵扯作用过大,甚至影响到了制片公司的内容决策、下游影院的排片比重。知名电影投资人安晓芬说:“粉丝经济太过财大气粗,它们买断了时间,买断了大银幕、小荧屏,这对其他专注于内容的影视产品是不公平的。从这个层面讲,粉丝经济给文化产业带来助力的同时,还有掠夺。”
值得深思的是,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因拍摄《回归》《利维坦》等俄罗斯佳片而蜚声国际的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给粉丝经济与粉丝电影投了反对票。他表示,粉丝电影于自己是个相当新鲜的话题,但他并不打算接受这项新事物,“粉丝电影可能暂时带来巨大收益,但这种电影对人性和情感的挖掘不够深入,它们离真正的艺术还有距离。”
“未来电影公司都要给BAT打工”,传统影视行业和互联网之间的博弈,成为眼下业界最大的看点。互联网公司与传统影业的掌门人,在多个论坛上反复强调:内容为王,即便再强势的互联网公司也不可能真正渗透电影工业的全部,即便再汹涌的粉丝经济也已经看到了瓶颈之处。
粉丝经济走到头了?互联网在为影视产业接入大市场的同时还带来了什么?
嘉宾:于 冬 博纳影业集团总裁
刘春宁 阿里数字娱乐事业群总裁
王长田 光线传媒董事长
张 勇 阿里巴巴集团CEO
采访:王 彦 本报首席记者
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上,《花样姐姐》节目组以大电影剧组形式亮相。之前,曾声声讨伐综艺电影的冯小刚,他参与的真人秀《我看你有戏》也将拍成电影。粉丝经济真能带火这些电影吗?
张强:提高了投资回报率,成为票房的制胜法宝
以《小时代》为代表的粉丝电影已经成为2014年起电影行业的新现象。粉丝电影以用户喜好为出发点,充分利用粉丝经济,大幅减少电影投资的盲目性,提高了投资回报率,成为票房的制胜法宝。过去一年,娱乐宝为24部电影进行融资,超过6000万粉丝用户参与认购,几乎所有产品都在几分钟内售罄。这里面带来的参与度、用户认知和营销效应,是传统广告或者地面发行所不能媲美的。
于冬:“粉丝电影”单片票房体量顶多6亿元
中国电影产业目前的模式过多依赖“小鲜肉”和粉丝经济。短时效应看,他们确实大幅拉动了票房。从《孤岛惊魂》500万投资博到9000万元票房开始,粉丝经济很少失手。
但粉丝经济能带动的产能是有限的。目前我所能看到的瓶颈是在五六亿元左右。也就是说,当一部瞄准粉丝经济面世的电影上映后,它的单片票房体量顶多6亿元。而这个数字实在无法对抗《速度与激情7》这样动辄10亿、20亿元体量的好莱坞大片。
从现在开始到2018年,看看好莱坞的片单,都是类似大制作的续集电影、工业电影、科技电影。一旦每年有10部15亿到20亿元量级的好莱坞电影进入中国市场,带来的是横扫中国的票房收入。届时,靠“小鲜肉”和粉丝经济来迎战好莱坞巨制,我们处于绝对劣势,根本无法抵挡。
王长田在论坛上讲了个段子:“我跟马云见了两次。马云说之所以想见我,就是因为对一件事情感兴趣——中国电影怎样才能做到3000亿元?”影业公司与BAT,到底谁在为谁打工?
刘春宁:好内容永远是王道
互联网与粉丝经济会给电影业带来的创新可以用“4+1”来总结:投资融资、营销和发行、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但这4个都是围绕在“1”的周围,这个“1”就是好的内容。互联网与粉丝经济提高了成功的几率与效率,但再怎样变化,好作品、好内容永远是王道。
王长田:市场决定了粉丝经济主导地位
很多时候,大家对中国电影市场是从一些片段来解读的。看到粉丝经济的片子获得成功,就认为这是中国电影的全部。其实并非如此。中国电影市场的产品种类还是非常丰富的。
互联网公司和电影公司,都是在为中国电影观众、为中国电影产业打工。问题是,中国电影的主流观众已是90后,这样的市场决定了粉丝经济主导地位,决定了粉丝电影一路高烧。
《小时代4》在沪上高校路演,《栀子花开》同一时间发布电影主题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在本周确定由刘亦菲出演。这3部影片都具有典型的“粉丝聚集器”。担忧粉丝经济会颠覆中国电影,这是杞人忧天吗?
张强:互联网电影主语仍是电影
互联网只做生态,我们看中的就是如何帮助中国电影的生态成为世界上最好的一个。阿里进入电影的兴趣不在于拍电影,而在于利用互联网成为新经济的基础设施这个客观事实,依靠大数据、粉丝经济这一新鲜血液,对行业进行推动和变革。
互联网电影的主语仍是电影,就像互联网金融的主语是金融,互联网汽车的主语是汽车一样。
于冬:内容的生成更多在于创意
哪怕未来BAT能全面渗透产业,大数据也不可能真正颠覆电影。刻意渲染大数据、粉丝经济,会导致电影出现媚俗现象,削弱艺术的独立性。电影内容的生成,除了科技力量的融入之外,更多在于创意。而创意直接与人的思维、想象力对接。这些都不能完全用大数据来生成,更无法靠粉丝经济来提供创意。
电影节期间来沪宣传的剧组中,作家的粉丝、小说的粉丝、热门IP的粉丝……粉丝电影以多重面貌登台亮相。既没有强IP坐镇,也没有超级明星的电影,会被淹没在粉丝电影的泡沫中吗?
于冬:真正的国产大片是稀缺品
没有大IP支撑,也不靠粉丝经济带动,这样的电影很难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中获取红利。好莱坞已经朝着超级大片、工业电影的方向发展。而我们粉丝电影俨然主流。中国电影真正的商业大片或者工业规格的电影非常稀缺,每家公司可能仅有一两部。这个条件下,危机重重。我们辛辛苦苦每年造起5000张银幕,实际上是把这些银幕的消费市场拱手相让了。
王长田:为多元电影创造空间
逐利的心态下,大家都想以小博大,如果粉丝经济是捷径,当然争先恐后。但我还是那句话,中国电影有层次非常丰富的影片,我们要做的,是为那些被淹没在粉丝电影泡沫下的其他影片,创造生态空间。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