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白云
一年一度的高考试题,牵动的不仅是考生和家长的神经,连教育界的学者亦不例外。一份考卷,其检测的效度和信度直接影响高校的招生、学生的升学,其背后的理念和思考,则引导着教育未来的方向。
2015年的上海高考语文试卷,除了思想积极健康、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外,还有三个特点,给人留下强烈印象。
注重学科本位特征,凸显“语言感知力”考查
从2004年开始,上海高考语文卷的现代文阅读部分,考试篇目由三篇变为两篇。从此,现代文选文走上“文体模糊”的路线。
的确,在社会生活中,对文体进行严格区分既不现实也没必要。但是,《上海市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表述、语文教育场境中的教与学的现实,都有较为严格的文体概念。相较于2012年的《应该正确对待文献综述》、2013年的《舒卷的粉墙》、2014年的《受众的新闻素养》,今年语文高考现代文的第一个板块《地图与地理模型》,是一篇更为“标准”的说明文。
就像数学的“语言”主要是图形和符号,音乐的“语言”主要是音符节奏和旋律一样,语文的“语言”是文字音韵。
对“语言”的感知力和鉴赏力,是语文能力核心中的核心。但是,这也是一个非常容易遭受忽略的核心。所以,今年的语文试题凸显了这个核心:第1题对词语进行置换,第5题对说明文“语言特点”进行分析,第8题对动作描写加以鉴赏,第9题对“蹒跚”加以品味,第15题对描写的生动性进行鉴赏,第21题要求填写适合的语气词。加在一起接近15分,在阅读理解部分享有极大的权重。与此同时,继续前两年特别2014年试题的趋向,把可能出现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之类的套话在题干中“抢先”说出,“逼迫”学生在涵泳语言文字的前提下,感受文字之内甚至字里行间的情意,从而写出真体验、真思考。
【考题实录】
1.如果要替换第○6段中的“毕竟”一词,根据上下文,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因为B.况且C.因此D.也许
5.作为说明文,本文的语言除严谨准确外还有其他特点,请举例分析。(3分)
8.赏析第○8段中关于老妇人的动作描写的表达效果。(4分)
15.下阕划线句借雨描写,生动形象,请加以赏析。(4分)
21.可填入第○1段方框处的虚词是()。(2分)
A.矣B.乎C.耶D.也
关注学科内在特征,强化对思维品质的观察
语言是显性的东西,很大程度上,语言是思维生产出来的产品。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其实思维品质同样是语文素养的根本之一。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语文教育的不足之处和语文教改的重要方向。
2015年的高考试题,对思维品质的关注令人欣喜。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分析、概括、比较、推想,第11题直接要求结合文章对结尾进行“想象”,作文题既要求学生看到生命内部的异质,同时要求学生在“相对主义”的基础之上走进“思辨”与“统一”。想象与思辨,是思维能力中最具有语文特征、最能分别表现语文的感性与理性特质的东西。2015年的高考试题,在这一点上表面分值高达74分。
【考题实录】
15.根据作品内容,进行想象,为本文续写结尾(45字以内)。(4分)
26.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70分)
体现“整体”观念,自然调度中体现用心
包括高考在内,大凡重大考试,保持年度命题之间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是情理之中的事。可打开2015年高考语文卷,有几个地方会令人感到些许错愕。习惯于在现代文第一个语段中看到的“句子排序”题,此次居然出现在文言文的第二个语段;集思想内容艺术手法为一体的综合性选择题,在诗词鉴赏板块“担纲”多年,在现代文中已两年不见,可到了2015年,该题却放进现代文阅读的第一个板块,成为“阅读”部分的第4题——这些跨越板块、穿越年份的表现,在2015年的试卷上多次出现。
在大格局中突破板块和年份限制的“微调”,一方面,使命题更加灵活自然;另一方面,打乱了应试者反复操练模拟卷得来的“心理期待”,提醒未来的考生应该更加关注内在修为。局部上,2015年的高考试卷在“整体阅读”上进一步加大权重,特别是文言文部分,有效避免了部分考生“只看局部、就题答题”、不对全文进行通读即可得分的弊端。
【考题实录】
4.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1段中用汽车模型的例子是为了通过类比引出宴会模型。
B.第○6段中划线部分使用夸张手法,突出了把街道放入口袋的绝无可能。
C.第○12段写道“植物”“自行车”,不属于举例子这一说明方法。
D.举东方明珠塔和虹桥机场为例是因为它们间的距离不易精确测量。
当然,2015年的试卷,对“描写”的考查是否题量偏多分值偏重、“古今词义”题“风骨”一词是着眼于文化考查还是词语考查、第一个语段个别地方表意是否清晰等,似乎存在值得商榷的空间。但是,总体看来,2015年上海语文高考试题体现出的检测功效和育人导向,值得赞赏。
(作者为语文特级教师、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科研室主任)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