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晓鸣 实习生 李阳
上海自贸区昨天集中“晒”出第四批金融创新案例,分八大类11个案例,鼓励和推动金融机构根据实体经济需求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的要求,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2014年3月、7月和12月三批金融创新案例的发布,有效宣传推广了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政策,有力促进了有关金融业务发展,社会反响良好。据悉,市金融办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推进落实自贸区金融制度创新,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和企业等市场主体参与到金融创新的实践中来。充分利用自贸区制度创新优势,继续推动在自贸区搭建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平台。同时,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积极推动自贸区金融安全网建设。
拓宽分账核算单元融资渠道
11个金融创新案例中,分账核算单元建设备受关注,主要包括自贸区财务公司分账核算单元建设、境外发行大额同业存单补充分账核算单元流动性、商业银行分账核算业务境外融资等三个案例。
其中,申能财务公司和电气财务公司作为全国首批入驻自贸区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率先形成了财务公司分账核算单元的建设模式,并通过境外融资降低集团资金成本。
今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境外融资与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实施细则》。根据这个政策,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通过中行香港分行发行大额同业存单(CD),募集离岸人民币资金超过40亿元,拓宽了金融机构补充分账核算单元流动性的渠道;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通过FTU分账核算业务从建行海外分行融入7500万英镑,为某企业集团下属自贸试验区企业发放FTE外币贷款,支持企业海外业务发展。
市金融办主任郑杨表示,这三个案例丰富了分账核算单元建设模式,拓宽了分账核算单元融资渠道,有利于金融机构和自贸区内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
自由贸易账户外币服务功能正式启动后,上海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的金融机构可按相关要求向区内及境外主体提供本外币一体化的自由贸易账户金融服务。交行上海市分行为自贸区企业提供本外币跨境融资服务,简化对外担保手续,企业可自行选择低利率负债币种,降低融资成本。
在“走出去”方面,工行上海市分行以某企业自由贸易账户存款为质押担保,为其境外非居民并购实体的FTN账户发放并购贷款,用于境外收购;中行上海市分行、中行法兰克福分行为某自贸区企业安排了总金额2亿欧元的银团贷款,用于其向境外支付港口使用费;浦发银行自贸区分行为某企业的境外子公司FTN账户发放6亿元人民币并购贷款,支持其收购一家加拿大上市公司;交行自贸区分行为区内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的投资管理公司境外子公司发放了一笔1亿美元的离岸贷款,支持其境外并购项目的股权转让。
上述案例中,商业银行根据自贸区的相关便利政策,通过自由贸易账户或离岸业务,为“走出去”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支持其海外业务发展。
民营银行探索投贷联动模式
在外汇管理改革创新方面,上海银行依托自身的现金管理平台和托管框架,满足区内投资型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管理需求,有利于吸引资产管理、投资银行、股权投资等国际资本集聚,促进上海财富和资产管理中心建设。
上海黄金交易所首次引入境外交易所作为特别会员,与香港金银业贸易场合作推出的“黄金沪港通”业务,拓展了国际投资者参与我国境内黄金市场的渠道;浦发银行上海市分行通过开发自贸区电子商务服务系统,利用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为自贸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及其全球会员单位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两个案例表明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此外,今年自贸区还设立了上海首家民营银行。上海华瑞银行充分利用自贸区与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的创新优势,积极探索投贷联动业务模式,对一家研发基地设在张江科技园区的创业型互联网企业发放了5000万元贷款。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