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援藏干部、国家文物责任鉴定员胡巍(左)在文物征集现场。
■本报记者 赵征南
“西洛画师的这幅《和睦团结图》,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坐,神态安详自然,既精准把握了勉唐派唐卡的构图、色彩、造型、仪规,又活用56朵花卉代表56个民族大团结,作者深厚的唐卡绘画功力和善于思考创造的能力得到了完美和谐的体现。”在第十三届珠峰文化旅游节“和润真彩——后藏精品唐卡艺术展”评比环节,眼前的优秀作品让上海第七批援藏干部、国家文物责任鉴定员、日喀则市文化局副局长胡巍由衷赞叹。
“日喀则犹如一座神秘矿山,蕴含太多不为人所熟知的文化宝藏,值得所有人精心呵护。作为全国文化文物援藏项目最多的一个省市,两年多来,上海援藏力量一方面帮助日喀则守护藏文化传统,同时进一步完善造血机制,上海的人才、资金、技术、管理优势与当地资源优势的有机结合,让多彩的藏文化在雅江两岸绽放光芒。”胡巍说。
为海拔最高博物馆注活力
被称为“世界海拔最高博物馆”的日喀则宗山博物馆,是西藏第二座被国家注册在案的博物馆,前身是宗山城堡,落成于1363年,历史上曾是日喀则地区的政治中心,被称为“小布达拉宫”。经历了长期的风雨摧残,城堡损毁严重,最终于1969年被毁,仅存最下层的遗址。2004年,宗山城堡修复工程被列入上海市援藏项目,总投资超过1.1亿元。
2010年,宗山博物馆正式落成,主体建筑为五层,总面积达12000多平方米。博物馆展览初期,馆藏文物缺乏成为一大难题。“当时,宗山博物馆内部作为第一批正式馆藏的69件文物由地区文物局移交,除此之外博物馆没有自己的文物藏品。”胡巍说。
上海是第一个正式在援藏中开展文物征集项目的省市。自2013年起,上海市文化文物部门将原定支援日喀则市的文物征集经费由每年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三年共投入资金150万元,用于征集日喀则市内民间流散文物。两年多来,通过走访调查,文物部门发现了一批流散于民间的珍贵文物,经自治区文物局文物鉴定处和西藏博物馆的专家鉴定,共征集到文物37件,其中国家一级、二级和三级文物8件。
健全造血机制促文化惠民
在文化援藏方面,上海以传统演艺、民族手工业等西藏特色文化为依托,不仅提高了日喀则文化传承发展水平,还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实惠。
“日喀则是西藏唐卡艺术的重要传承地。长期以来,由于日喀则地理位置偏远,市场化、商业化起步较晚,日喀则唐卡虽然历史悠久、积淀丰富,且绘制方法更为接近于古法,但其知名度却远远落后于前藏地区。”胡巍说,“上海在文化产业上有好的市场、经验和成熟的操作规范,两地之间恰好可以形成互补。”
近年来,上海文化文物部门积极开展唐卡产业发展项目,在征集优秀画师及唐卡作品的基础上,以上海完备的展览机构和成熟的艺术品市场为平台,扩大日喀则各派唐卡尤其是勉唐派唐卡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引导唐卡产业发展。迄今为止,共在日喀则、上海、台湾台南和日本东京举办了7场“后藏唐卡艺术精品展”,参观观众超过10万人次。
日喀则传统藏族歌舞举世闻名,表演艺术精湛。胡巍入藏后,首先整合出一支精英表演团队,努力打造富含后藏地区特色、适合内地观众口味、适合内地舞台表演的演出剧目,同时还与经纪公司签约,通过市场化的包装运作赴上海及全国多地巡回演出,开发出文化的经济效益,力求造血。
在“十二五”期间对口支援日喀则的基础上,上海文化文物援藏创新推出展览交流、考察培训、成果出版、文物征集、技术咨询、科技保护、文化产业等7大类19个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日喀则市文化发展和文物保护工作,增强了西藏文化文物事业发展活力。对于下一步工作,胡巍认为,补全人才短板将成为重点。
胡巍说,“我们会多举办人才培训班,提高文化文物工作者素质,为日喀则文化产业注入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