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射线检测室,一尊爵杯经过穿透式扫描后,工作人员将对其进行内部结构分析。 文汇报记者 叶辰亮摄
文物的腐化等问题一直是全世界文博界的心头之痛。在中国,文物系统的馆藏文物约有3800余万件,受所处环境和人为因素的长期影响,加之材质脆化、老化等原因,它们中的不少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亟待修复的超过200万件。面对如此庞大的待修复文物数量,仅靠人力肯定是不够的。
昨天,占地9000余平方米的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在龙吴路落成启用,为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插上了高科技的“翅膀”。该中心立足上海、面向全国,配备了一批国际上最先进的检测和修复设备,大幅优化了文博界科研创新和文物保护的基础条件。业内人士认为,借助高科技手段、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成果,是实现文物保护、研究与传承的必由之路,该中心的启用将推动我国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有新的提升。
高科技检测揭开多年未解谜题
眼前这栋粉红色的建筑看似平常,但走进去发现不简单。记者看到,七层楼面分布了十余个“科室”,涵盖了为文物体检诊断、治病和防病等一系列服务,俨然一个“文物医院”,而且是“三级甲等”。而各种各样的高科技设备更是令人应接不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透视设备、热释光测定年代仪、X荧光分析仪、高光谱检测仪、离子色谱仪、激光清洗机……
“给文物治病和给人治病的原理大致相似,先得对它们体检,分析提取成分、材质、结构、制作年代、制造工艺等隐含信息,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或预防性保护措施,这也是发掘文物价值的重要手段。”中心工作人员丁忠明指着一个庞然大物向记者介绍说,这台从德国引进的X-CT机,是青铜检测领域最先进的仪器,在国内仅有一台,在全世界的文物系统也很少见。据丁忠明透露,在它的检测下,能清晰看到文物内部的细微结构,为解决文博界长期存在的一些研究方面困扰和争议提供了可能。
比如,子仲姜盘可以说是上海博物馆的一件镇馆之宝。这是春秋早期用于盥洗的青铜器,工艺精湛,最令人叫绝的是盘内装饰的立体小鱼、蛙、水鸟等小动物不仅造型生动,而且每一个都能在原地作360度旋转。关于它们是如何焊接的,长期以来都说不清楚,令各路专家十分困扰。日前,X-CT机对其中一条鱼的内部结构进行了检测,发现有一个榫卯结构的构成镶嵌在鱼的腹部,揭开了多年未解的谜题。另一个数十年在学术界争议不下的议题,也在X-CT技术的检测下得出定论——1978年,被誉为青铜器极品的曾侯乙尊盘出土,自那一刻起,关于它上面的28条蟠龙和32条蟠螭是如何铸造、是否采用了焊接技术的争议不断。X-CT技术的检测结果表明:在曾侯乙尊盘内部没有发现任何焊接点,它是整体铸造。
人才储备依旧是薄弱环节
“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的启用,凝聚了几代文博人的心血、智慧和努力。”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告诉记者,上博是国内文博系统中最早建立文物保护科技研究部门的单位,于1960年设立了文物保护科学实验室;从1987年起,承担行使了“文化部文物保护技术上海检测站”的职责;2005年底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50多年来,这个实验室不仅承担着上海博物馆103万件文物的科技保护工作,还为海内外百余家博物馆提供了技术支撑。
“希望这是上博文物保护的再出发。”上博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主任吴来明告诉记者,眼下,基础条件是有了,但人才储备依然是一个问题。在青铜、书画等文保领域,上博拥有一流的技术和人才,但古代文物藏品种类复杂多样,需要多样化的人才。比如,眼下水下考古很热,关于水下考古文物、还有石器类的文物,上博有关的人才储备是不足的。为此,他们与大英博物馆、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研究院等海外机构合作,委托他们对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未来,在规划中的上博东馆还将设置开放式的文物保护修复陈列,通过现场展示方式,展现书画装裱和青铜、陶瓷器修复的工艺过程,观众隔着玻璃可以直接观看文物修复的实际操作,现场感受到文物修复技艺的魅力,学习文物保护修复知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文汇报记者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