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即将开放的东华门至午门的城墙。 新华社发
本报北京10月8日专电 (驻京记者 江胜信)昨天的落日余晖中,故宫送走了最后一批观众,故宫人却还在这里值守。午门-雁翅楼城楼上,一批绿植刚刚在木花槽里栽下;慈宁宫花园里,花圃围栏刚刚刷好最后一遍清漆;正待开放的考古工地上,一块块表示不同遗迹的标识牌刚刚摆好。这里的一切,都在等待一个庄严的日子——10月10日,90年前的这一天,故宫博物院成立。
故宫给观众准备了惊喜
尽管故宫早就宣称不准备举办任何庆典,但故宫还是给观众准备了惊喜:4个新的区域将于10月10日正式开放,8个新展也将在这一天同时开幕。
这4个新区域分别是宝蕴楼、故宫西部区域、午门-雁翅楼、城墙-角楼-东华门,被列为第五个新区域的端门将在年内正式开放。这5个新区域将使紫禁城的开放比例由52%跃升至65%。
10月10日开幕的8个新展分别是宝蕴楼的“故宫博物院早期院史展”、慈宁宫的雕塑馆、寿康宫的原状陈列、寿康宫东西群房的“庆隆尊养:崇庆皇太后专题展”、原状陈列的慈宁宫花园、原状陈列的考古工地、午门-雁翅楼展厅的“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东华门的古建筑馆。这些展览均不单独收费,观众进入故宫博物院后可免费参观。
毛主席曾走过同一段城墙
城墙-角楼-东华门这一区域的开放,使观众第一次有机会登上故宫城墙,这里曾留下过毛泽东主席的足印。
在宝蕴楼“故宫博物院早期院史展”的第五部分“胜利后的接受与充实”,展出了一张“毛主席登城楼”的大照片。“有人说毛主席没有来过故宫,我要纠正的是,毛主席不仅来过故宫,而且来了三次。”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指着照片,“这是他第一次来的时候拍的。”
那天是1954年5月17日下午。据时任故宫博物院保卫科科长韩炳文回忆,毛主席身穿灰色的中山服,脚登布鞋,手拿一根竹竿,从神武门进后,沿神武门内东马道拾级而上,在城墙上走走停停、神情安闲,不时眺望远处。直到距东北角楼南约20米外,停了下来,坐在马扎上休息,并与韩炳文亲切谈话,随行的新华社记者抓住时机,拍下了当时交谈的珍贵照片。之后,主席起身继续沿城墙来到午门,观看历史博物馆在此举办的“全国出土文物展览”。天色渐暗,主席才从城墙上下来,稍作逗留即乘车离去。主席第二次和第三次再来故宫,分别是5月19日和5月20日。
故宫探索科学限流
黄金周首次限流成功的故宫今天又提出了科学限流的概念,以期通过对观众流量的精细化管理,更加切实保障文物安全和观众参观舒适度。
科学限流包括三方面设想:一是实现全部网络预约购票,取消现场售票窗口,减少观众排队次数,使观众参观故宫更加流畅;同时在端门设立票务服务中心,为不方便网上购票观众提供现场帮助。二是实现分时段限流,比如全天分为4个预约时段,8:30-10:30为第一个时段,可以容纳约3万名观众进入,之后依此递减,10:30-12:30,2万观众,12:30-14:30和14:30-16:00两个时段,均为1.5万观众。这样就能避免此次黄金周出现的8万张门票一上午全卖光的情况,保证全天院内环境的舒适度。三是实现分空间限流,避免在院内形成新的“堵点”。目前拟在几个重点展览区域进行分流限流,保证文物安全和观众参观的文化体验,比如午门-雁翅楼展厅的“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最高可同时容纳约300名观众;古建筑馆所处的东南区域城墙,最高200名观众;慈宁宫雕塑馆为50名;寿康宫寝殿部分为50名。故宫还将进一步研究御花园、珍宝馆等处的限流方案,希望征求观众意见。
单霁翔今天还就故宫的“黑名单”制度公布了1年的“禁入期”。一旦游客出现在文物上乱涂乱画等不文明行为将被“拉黑”,一年之内不得参观故宫,此举是为了给列入“黑名单”的游客一个改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