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羊脂球》《复活》《红与黑》的封面都用了主角为拉瓦锡夫妇的油画。
■本报记者 钱好
一则关于图书出版的笑话,前不久“刷爆”了出版人的朋友圈:近年出版的《红与黑》《羊脂球》等多部世界名著出现“撞脸”,封面使用同一幅油画,而画中人的真实身份,则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和他的夫人。
业内专家表示,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图书乱象,折射出出版界存在的问题——拿互联网思维做幌子,“用好”公共资源、“追求”引人瞩目,实际上缺乏专业素养,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把图书当成快速消费品。许多“零基础”的出版人正在将图书市场变成捞一票就走的生意场。
5部名著用同一张封面画,主角是近代化学之父
据某出版平台统计,目前“撞脸”的名著有司汤达的《红与黑》、莫泊桑的《羊脂球》、托尔斯泰的《复活》、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和《双城记》,涉及多家出版社。尽管地域不同、题材迥异,这些小说的封面均使用了同一张油画。画中服饰繁复、姿态优雅的男女二人被不少读者戏称为“最佳串场演员”。有人认出,这幅画是法国古典主义画家雅克·路易·大卫于1788年所作的《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与他的夫人》,现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画中人拉瓦锡,则是提出了“元素”定义、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的法国著名化学家。
对此,译文出版社副社长赵武平认为,这些荒诞现象折射出的,是当今出版界版权意识的淡漠和专业精神的缺失。以“拉瓦锡夫妇”闹出的乌龙为例,“此类现象绝少出现在欧美规范的出版市场之中,凡是用了名画当装帧元素,均会在版权页注明,如果画家或博物馆有版权,还必须取得授权。”相比之下,国内出版界的版权意识非常薄弱,有大量图书封面都使用了中外名画,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不仅没有标注授权情况,连画作名称、作者、年代等基本信息也没有。
出版出现“泛职业化”趋势,“零专业基础”就可编书
种种乱象背后,牵扯出更多的是人们对于“出版”本身的心态变化。互联网让知识变得唾手可得,这使得图书出版一方面如临大敌,另一方面又空前的便利和容易:难的是,书籍的重要性被拥有海量信息的网络大大消解;易的是,获取出版内容有了更多偷懒的捷径。在这一难一易的腹背夹击下,许多出版人采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压着成本、踩着时间进行生产。
不久前,一位草根“作家”在网上大热之后,其文集在出版社与作者签约3天后就开始网上预售,仅仅花了两周时间,这套书就完成了编辑、排版、印制、发货的全过程,冲上各地书架,惊人的速度令人咋舌,也令人疑惑:“出一本书就这么容易么?”
“书变得不再像以前那么神圣,似乎谁都可以编书。”海豚出版社社长俞晓群说,出版的“泛职业化”已成为行业内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原先需要请专业美术设计师一笔一画画出来的封面,如今只要从网上一“扒”,在软件上一“PS(软件处理美工)”,都能完成。俞晓群认为,当下很多出版公司为了节约成本,会找一些电脑技工,或是直接“打包”交给排版公司处理封面,市面上八九成的图书封面都是对网上素材的东拼西凑。此外,原本需要逐字录入、反复编校的内容,如今在网上都可以找到现成的文本,编书似乎成了一个没有技术门槛的活儿。
不少读者抱怨,买到的书封面吸睛,腰封震撼,打开一读却似曾相识,其实内容是其他热销书内文的拼凑,错字也特别多。这些“百衲书”的背后,是很多未经培训、不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在出版的流水线上,用“复制+粘贴”的方式粗制滥造。
有一位资深编辑指出,尽管出版出现“泛职业化”,但认认真真做一本好书的技术门槛并没有降低。只是在极度商业化、匆匆计算这成本那成本的浮躁心态之下,一些人拉低了质量的标准线,把图书做成了知识碎片,做成了快消品,而这些恰恰是互联网环境中最容易被淹没的。如此做书,是否是“扬短避长”?这也许是更多出版人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