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来,法国一些公立学校取消无猪肉午餐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支持这一法案的议员认为这符合法国宪法中关于公立设施和服务世俗化、中立化的规定。早在2004年,法国就曾出台法律规定公立学校内穆斯林女学生不得佩戴头巾,这在当时引发很大争议。无论是猪肉还是头巾,这一切争议的根源都是法国法律中关于“世俗化”社会的规定,在法国这是一个常被提及的词汇(laicite)。
学校餐盘,法国右翼势力的新战场
近来,随着难民危机的加剧,法国右翼势力进一步抬头,开始利用公立学校的学生午餐问题,反对和排斥穆斯林移民群体。
9月30日,图卢兹的索恩河畔沙隆市率先执行了市议会的决议,宣布公立学校不再提供无猪肉午餐。随后又有一些城市效仿,埃松省的希利·马扎兰市于最近宣布取消无猪肉午餐。不过,并不是法国所有地区都实行了这一政策,只有部分市镇的议会通过投票方式对该地区的公立学校进行了规定,通过这些议案的市镇主要控制在法国共和党和法国国民阵线这两个右翼政党手中,而不是执政党社会党,但目前这两个在野党的支持率均超过了执政党社会党。
法国战略学家弗朗索瓦认为,学校取消无猪肉餐跟法国政治走向紧紧结合在一起。法国即将在2017年举行新一轮大选,对新移民和伊斯兰教更为开明的执政党社会党支持率仅排第三。取消无猪肉餐的市镇议会的说辞除了“公立学校宗教中立性”,还有更牵动法国人神经的“公共支出问题”,他们认为取消公立学校无猪肉餐可以降低公共支出。在法国,牛肉价格是猪肉的2.5倍,羊肉价格是猪肉的5倍,但其实学校也完全可以提供较为便宜的鸡肉作为替代方案。
在取消无猪肉午餐与提升世俗主义的关系方面,表现最为显眼的是法国极右翼领导人玛丽娜·勒庞。勒庞声称“我们不会接受在学校的午餐中加入宗教性的要求”,她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在“拯救世俗主义”。勒庞领导的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已经在法国11个市镇的地方选举中获胜。这些地区正在酝酿取消无猪肉午餐的新政策。
正在积极争取右翼选民、准备重返2017年总统宝座的萨科齐也公开附和道,“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养成基于宗教的饮食习惯,就去私立的宗教学校吧。”
法国世俗化法案的困境
法国右翼和极右翼势力以保卫世俗主义为名推行的新的学校午餐政策,受到包括穆斯林群体在内的社会的广泛批评。很多家长、老师和左翼政治家都认为这是故意侮辱伊斯兰教,并且“在学校午餐上玩弄政治,这对孩子太残酷了”。
然而事实是,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法国的“世俗化法案”和移民政策导致法国天主教影响力下降更为迅速,伊斯兰教的社会影响力上升幅度更大。世俗化法案正在逐渐被右翼政客们利用来限制伊斯兰教影响力在法国的上升,而在他们背后,显示的是法国社会“整体向右转”这个“人人皆知却又不能说的秘密”。
法国建立世俗化社会的初衷是实现政教分离,削弱天主教在法国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影响。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人制定了严格的国家世俗化法律,规定政府必须与任何宗教信仰脱钩,保持绝对中立性,同时保证宗教信仰自由。比如,规定公务人员上班期间不得佩戴任何宗教标示,任何信徒也不得在公共场所进行祈祷、跪拜等宗教活动等。
自1905年法国基本确立世俗国家法案后,一百年间成效显著,天主教在法国政坛、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大大下降。而另一方面,法国新移民对于自身伊斯兰教的信仰却非常虔诚。法国在二战后为推进重建,从原殖民地引入大量年轻劳动力,他们大多数来自中东北非地区,信仰伊斯兰教,新移民对自身宗教有着很强的忠诚度,得益于法国较为宽松的宗教政策,大量的清真寺、祈祷室在法国各处建立起来。
随着新移民群体的扩大,与本土居民的矛盾开始激化起来。2004年,法国出台法律,宣称学生在公立学校佩戴头巾违反了“世俗化国家法律规定”,因此禁止穆斯林学生佩戴头巾上学,虽然穆斯林在法国社会的人口比例只有10%,但是宗教凝聚力强,此举在法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动荡。这也标志着从2004年开始,法国的世俗化法律规定的方向开始从促进“政治与天主教分离”向“限制伊斯兰教影响”发展。
而这次右翼势力取消无猪肉午餐的做法,不仅在一般层面上进一步撕裂着法国社会,更将撕裂的种子播向了正在人格发育的中小学生,让他们意识到彼此间的差别甚至对立。据报道,无猪肉午餐取消后,以往的“学生坐在一起,吃着不同的食物”的情景再也不见了,很多孩子不断地提出疑问:“为什么有些同学不吃饭了?”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的界限由此划开。
(文汇报巴黎12月4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