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本市税务部门组织收入完成11230.4亿元,同比增长22%,首度突破万亿元大关。剔除证券交易印花税后,税收收入完成9886.1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11.3%。其中,第三产业税收收入6665.6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67.4%,第二产业税收收入3218.4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32.6%。税收收入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为全市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重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昨天,市税务部门特向全社会公布2015年第三产业税收排名前100位企业名单、2015年工业税收排名前100位企业名单,以此树立纳税百强企业依法诚信纳税的先进典范,营造全社会遵从税法、纳税光荣的良好风尚。本次公布的纳税百强企业名单,均以独立纳税企业为主要统计口径。税收收入包括本市税务部门征收的各类税款,不包括海关代征税收和证券交易印花税。
三产榜:金融占据47席地产商业下降明显
2015年,本市第三产业纳税百强企业共缴纳税款1572.5亿元,同比增长13.2%,剔除证券交易印花税后,占全市税收收入的15.9%,占第三产业税收收入总量的23.6%。2015年第三产业纳税百强企业最低入围税收规模达到5.63亿元,比去年4.95亿元上升了近0.7个亿,相当于工业纳税百强企业最低入围税收规模2.05亿元的2.7倍。第三产业纳税百强榜反映出上榜的三产企业对税收收入做出的突出贡献,税收贡献度由从去年的15.6%提高至今年的15.9%,也反映出本市三产主导地位基本确立且发展势头良好。
第三产业纳税百强企业中,金融业企业占席最多,高达47席,较去年42席增加5席,共缴纳税款956.4亿元,同比增长36.8%,占第三产业纳税百强企业税收合计数的60.8%。上榜的金融企业呈现 “三个增多”特点:一是进入排名前10位的企业增多,由去年的5席增加到7席,其中“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继续高居榜首;二是金融要素市场企业增多,由去年的3席增加到今年的5席,其中“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黄金交易所”首次入榜;三是银行业全国性业务总部增多,随着上海的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国有四大行和商业银行纷纷抢滩上海,本次有7家全国性业务总部上榜,比去年增加2席,这些特点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深入推进紧密相连。
房地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入榜数量下降明显。房地产企业由去年11席减至7席,且排名大幅下降,都位于50名以后,一定程度上说明本市经济对房地产依赖正在减弱,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商业企业由去年29席减至24席,且名次下降较大,前十位中由去年3席减至1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在榜单中的席位从去年的4席增至6席,互联网明星企业“百度(中国)有限公司”“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