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璟园古民居博物馆开馆当天,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张建成 摄
白墙黛瓦青石板,条门矮阁窄弄堂。近日,浙江武义县璟园古民居博物馆开馆迎客。记者走进这座“大观园”,仿佛瞬间穿越到了明清时代。着眼处,尽是高低错落的古民居和此起彼伏的马头墙。80余栋江南古民居构成了一幅明清古民居立体画卷。
每栋古民居背后都有历史
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武义县俞源乡吴宅村山脚下的一间老宅子里,住着村民吴永祐一家。吴永祐有两个妻子,家里人口多,房屋显得很局促。一个偶然的机会,吴永祐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他开始了建房计划。然而,好景不长,房子开建后的第三年,吴永祐和他的第二房妻子先后去世,留下了原配妻子祝氏和二房所生的一个儿子,还有这幢尚未完工的房子。
孤儿寡母,认命,还是改嫁?此时,童养媳出身的祝氏表现出了她的勇气和坚持——一定要完成丈夫的遗愿。祝氏没有想到,房子竟然断断续续建了整整15年。一边建房,一边带孩子,其间的辛苦可想而知。1741年,此时已经是乾隆六年,整个吴宅终于落成。房子占地737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门楼、门厅、外厅、内厅各1座,两侧厢房4座。雕梁画栋,十分精美。祝氏还在门楼上刻上了四个字:奕叶冰心。“奕叶”是累世、代代的意思,“冰心”则是指像冰一样晶莹明亮的心。
吴宅村的这幢房子,被村民们俗称为“内火洞大厅”。而祝氏的故事,则被浓缩成寥寥数语,尘封在村谱里。
“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幢房子,凝聚着祝氏的心血和坚持,她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操守,充满着正能量。”璟园古民居博物馆董事长应宏标告诉记者,“每栋古民居背后都有一段历史和文化,它是一个个家族的兴衰史,体现着不同的建筑文化和特色。”
开辟150亩荒山,总投资逾8亿元
“古民居保护价值高,然而现在农村人不愿意住,因为它的内部结构和设施,不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村民们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往往把古民居拆了。不拆的,也因房子老旧没人住,一幢幢倒塌,很可惜。也有一些古民居被低价卖给国外的收购者,这对于传统文化来说,是一种让人心痛的流失。”应宏标说,2008年,已有267年历史的“内火洞大厅”也面临旧村改造的困境。住户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决心拆掉老宅。
上海有人得知消息欲收购此宅,最终,“内火洞大厅”被应宏标买下,留在了武义。当时,他已陆续从苏浙皖一带收购了数十栋古民居,但这些古民居的前景何在,他一时颇茫然。
2009年,武义县出台政策,鼓励兴建民办博物馆,这让应宏标看到了出路。2011年11月,应宏标成立武义宏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辟了150亩荒山,将一幢幢“濒危”的古民居收购而来,进行异地复建,并配套建造起花园、亭台楼阁等景观,着力打造一个江南古民居大观园。这座“大观园”被正式命名为璟园。包括“内火洞大厅”在内,迄今为止已投入4亿多元,已有56栋明清古民居在此复建。总的计划将复建80余栋,总投资8亿多元。
“我们收购古民居,是因为古宅难以在原址重建或修缮。不仅是收集这些古民居的‘形’,更要收集其‘魂’。”应宏标说,在复建工程中,璟园已对地面进行了架空处理,有效降低了江南潮湿气候给古民居带来的影响。复建,只是实现古民居保护的第一步,接下来摆在应宏标面前的问题更加现实:如何让古民居重新实现其内在价值,做好传承。
以人气带来古民居的生气
婺城区沙畈的周家厅,原先就是私塾。现在,重建后它的作用被定位为书院,名为三山书院。10多个身着汉服的8岁小朋友正在跟着老师学习传统文化。“把房子建好只是第一步,如何让这些房子活起来,才是最主要的。房子原来是私塾,我们就引进浙江计量学院国学专业的老师在这里开设国学课程。”应宏标说,今后这里向游客和孩子开设国学课程,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璟园里童话书屋为当代童话作家汤汤所设立,旨在为孩子建立一个童话王国;三榭茶舍用于茶艺交流,传播茶道;云雪堂为当代古琴大师茅毅先生所设;明清家具馆用于收集展示古明清家具……
“古民居如果没有人住,就不会活,而且很快会衰败,没有生气。”应宏标说,璟园想做的就是“文化+体验”,集古民居历史文化保护、古建筑文化旅游、国学文化创意平台、中国风温泉养生民宿之功能,并配以互联网等供游客生活体验的江南古建文化旅游综合体。说得通俗点,就是在古民居中体验优秀的传统文化,以人气带来古民居的生气。
文汇报驻浙记者 蒋萍 通讯员 刘海波 张建成(本报武义1月10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