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6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抓长江生态保护。
全长6300公里的长江,流经中国11个省市,而正在崛起的长江经济带所涉及的人口和产值,超过全国的40%。总书记的重庆之行,意味着长江经济带这个“国字号工程”进入了全面推进之年,而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更是广受瞩目。日前,本报派出多路记者,赴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实地采访,今起推出“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系列报道”。
本报重庆3月22日专电 (记者王星) 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冬季水鸟同步调查日前传来好消息,重庆市已成为中华秋沙鸭的又一重要越冬栖息地。中华秋沙鸭素有鸟类“大熊猫”之称,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本次调查发现有14只中华秋沙鸭在重庆越冬,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流江津段和永川段,长江支流綦江河等地段。据记载,2013年起每年都有20多只中华秋沙鸭稳定的群体安稳落脚重庆越冬,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迈入了新阶段。
数据显示,目前重庆全市已基本形成以21个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26个市级以上湿地公园、88个市级以上森林公园、72个国有林场为骨架的生态保护体系,90%以上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重要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与此同时,全市森林覆盖率已悄然攀至45%,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更是达到49%……这一组组鲜活的数据,无不折射出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如果你从重庆顺江而下,就会发现,“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美景已初步显现。
重庆市林业局局长吴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林业系统以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为目标,以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为指导,按照“五个决不能”的底线要求,坚持“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的原则,坚守林地、森林、湿地三条红线,大力实施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富民、生态文化、生态服务等“五大行动”,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据重庆市林科院多年监测,按照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标准测算,重庆森林生态系统仅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积累营养物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6项生态服务,年价值已超过3000亿元。生态质量的明显改善,也推动了森林旅游的蓬勃发展,仅2015年重庆森林旅游人数即达6400万人 (次),共建共享生态文明在重庆已渐行渐近。
吴亚表示,“十三五”期间,重庆将重点实施森林生态系统修复、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森林经营等三大工程,构建更为完善的森林生态屏障来护佑长江母亲河这一江碧水,争取早日建成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