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记者唐玮婕)没听过分布式网络,不知道什么是区块链,感觉数字货币离你有点遥远?先别急着摇头,来听听台大财务金融系特聘教授管中闵给你仔细讲讲这些很有可能将改变整个金融业面貌的技术。昨天,管中闵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2016年两岸菁英论坛”上专门就金融科技发表了演讲。他认为,比特币所代表的全开放式的区块链方案,由于难以满足适当的金融监管的要求而备受争议,随着万物皆可联时代的到来,一个折中的方案——受认可的多中心化区块链则更具备可操作性。
“金融牵扯到方方面面,尤其是与大众利益密切相关,这是它之所以需要接受监管的关键所在。那问题就来了:如何在保证规范发展的前提下,为金融创新松绑呢? 我认为,在金融业环境上面,需要有新的观念——建立新的基础建设来创造环境,让金融业者创新,在适当规范下又得到发展。”管中闵指出,这种新观念具体来说,就是把信息流和资金流分开,资金流恰恰是金融业需要被高度监管的地方,但信息流,包括清算记录,或者各种交易相关的记载,严格讲不牵扯到直接钱的流动,换句话说,钱不会落在你手上。由于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风险不一样,如果可以把这两者分开,就能实现分级监管,从而实现是金融管理上的观念突破。
当资金流和信息流可以分开后,用分布式网络来建立记帐体系就更为顺理成章了。目前来看,所有的金融业务几乎都是通过中心化的网络来实现的,尽管处理效率很高,但这种模式扩张后的需要承受的风险也越来越大。管中闵认为,金融业未来将不可能沿用传统的模式,金融科技的新观念与新基础建设将改变金融业的生态。
提到分布式网络,就不得不讲区块链,它其实正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主要让参与系统中的任意多个节点,通过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block),每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定时间内的系统全部信息交流数据,并且生成数据指纹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和链接(chain)下一个数据库块。
在分布式网络中,由于缺少一个中心,各个参与者相互之间互不相识,一定需要某种方法形成具备公信力的交易记录。比特币采取路完全开放的区块链,但现实是这种方案风险程度相对较高,无法实现适当的监管,因此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与挑战,它严重威胁到各国的货币政策单位——中央银行。
不过,分布式网络肯定是未来的主流趋势,当万物皆可连的时候,中心化的网络会很难去处理庞大的运算量。管中闵认为,一个折中的方案,即将交易清算、结算、资产保管分开,用受认可的区块链建立账联网,“所谓受认可,也就是只有监管部门允许的机构才能加入到这个区块链网络,这样就能实现适当的监管,同时又能够降低风险。”
管中闵表示,“在这个网络时代,整个环境都在改变,金融业者,不论它喜不喜欢,迟早必须面临不可能再用传统模式。我认为,区块链建立帐联网,只是我们今天走向物联网时代的一个开始,过程也许要用5年,甚至是10年,但它不会是一个终点。”
相关背景——“中国版”数字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在今年1月公开宣布尽快推出数字货币后,央行行长周小川之前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对数字货币做了详细阐述。周小川指出,数字货币作为法定货币必须由央行来发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和交易,都应当遵循传统货币与数字货币一体化的思路,实施同样原则的管理。
至于是不是用区块链技术创造数字货币。周小川说,区块链技术是一项可选的技术,但是到目前为止区块链占用资源还是太多,不管是计算资源还是存储资源,应对不了现在的交易规模,未来能不能解决,还要看。周小川称,除了区块链技术,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团队还深入研究了数字货币涉及的其他相关技术,比如移动支付、可信可控云计算、密码算法、安全芯片等等。
此外,周小川还提到,外界讨论较多的“51%攻击”问题(假设个人拥有整个网络51%的计算速度,就可以实现双重支付,可以逆转交易,可以使全网瘫痪,完全丧失转账功能),更多是针对比特币而言,比特币是不要中央银行的。周小川称,对于央行掌控的数字货币,会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机制设计和法律法规,来确保数字货币运行体系的安全,一开始就与比特币的设计思想有区别。
至于数字货币时间表,周小川称未有既定时间表。数字货币和现金在相当长时间内都会是并行、逐步替代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