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记者 张祯希
美剧《纸牌屋》的编剧之一约翰·曼凯维奇是本届上海电视节海外电视剧单元评委。昨天,他出席了一场以网络时代文本创作为主题的电视节白玉兰论坛。《纸牌屋》到底是不是大数据“算”出来的,是中国电视人向曼凯维奇抛出的第一个问题。他回答:“大数据的运用被夸张了,至少从剧本创作的环节来看,《纸牌屋》并没有关注网络数据。”
2013年,美剧《纸牌屋》从美国红到中国,这部电视剧的火爆一直被认为是网络大数据的测算结果。当时有个很流行的说法:立项之初,美国著名播出平台Netflix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喜欢观看1990年播出的BBC版 《纸牌屋》 的观众,同样是导演大卫·芬奇的拥趸,并大多喜爱奥斯卡影帝凯文·史派西。于是Netflix便糅合这3个元素,投资了美版《纸牌屋》。同时,也有报道认为,由于是在线播出,Netflix也可通过强大的数据库监测系统,测算出观众在收看 《纸牌屋》的过程中哪里回放、哪里暂停,进而得市场规律并纳入之后的创作中。
“一部电视剧的走红,关乎导演、演员,更关乎有创意有深度的故事与讲述故事的手法,但市场本身充满了偶然性,并非数据能够算出。”对于大数据塑造《纸牌屋》的辉煌这一说法,约翰·曼凯维奇并不认可。他介绍,《纸牌屋》共有5名编剧,在编剧过程中,大家并未关注网络数据,而是集中精力将故事讲得有趣、专业且有深度。
5位编剧如何分工合作,也引发不少中国编剧的好奇。约翰·曼凯维奇介绍,对于每一季的剧情,编剧们会一同进行大量讨论,其间办公室的讨论板上会贴满写有人物活动、场景设置的贴士。等大家捋清了所有细节,编剧们便会轮流执笔将剧情写下来。也就是说,所有剧情都是编剧团队头脑风暴的结果,并不存在传言中一人专门负责台词、一人专门负责笑点这种“流水线式”的操作流程。
编剧团队相对个人创作而言,云集了更多智慧,但也会因意见不合争执不下。约翰·曼凯维奇承认,虽然《纸牌屋》 的编剧都是相处多年的合作伙伴,但争论还是时有发生。“如果大家都不肯让步,最终还是会听从经验更丰富,且之前作品取得的经济效益更高的那位。”
在《纸牌屋》中,主人公常常突然脱离与剧中其他角色的互动,直视镜头,诉说自己的内心感受。这个“话剧范”十足的表现手法,成为该剧的一大亮点。约翰·曼凯维奇介绍,之所以采用这个手法,是为了打破角色和观众之间的心理隔膜,让观众在不经意间成为主人公的“合谋者”,制造剧情带入感。但他并不建议同行过多尝试这类手法。“这项叙事技巧很难把握,如果使用得当会为电视剧增添幽默感与观众亲近感,使用不得当则会影响情节的推动与悬念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