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印度人骑着摩托车经过一块巨幅“印度制造”宣传牌。在莫迪政府推广下,“印度制造”获得了不小的知名度,但仍面临诸如基础设施落后等硬伤。视觉中国
印度总理莫迪上任后不久,于2014年9月推出了雄心勃勃的“印度制造”计划,希望能实现印度工业现代化。如今,近两年时间过去了,“印度制造”虽然获得了不小的知名度,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阻碍其发展的硬伤如基础设施落后、政府效率低下等仍未消除,一些企业对进入印度也是犹豫再三。不过,在莫迪政府的强力推动下,目前印度在统一税制和外商投资政策方面取得了进展,而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欲在印度生产F16战机,更是给了“印度制造”一剂强心针。
“印度制造”能否真正带领印度走向工业现代化,或许关键在于莫迪政府能否消除前行路上诸多的拦路虎,真正实现印度经济的转型。
统一税制以引外国投资
“印度制造”作为一项国策,莫迪政府可谓全力推动。今年2月15日,印度政府仿照德国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在其金融中心孟买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制造业博览会”。包括印度财政、国防、商业、铁路、电力、公路等部门部长分别出席了多场研讨会,而“印度制造”的主要策划者、印度工业政策与促进部秘书阿米塔奇·坎特参加了几乎所有分论坛。
莫迪在博览会开幕式的讲话中表示,“印度制造”已经成为印度最大的品牌,“如果你想让本世纪成为你的世纪,那就让印度制造成为你的中心。”他还称希望印度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印度政府正在全方位注重改善营商环境,同时也在简化营业执照、安全和环境审批等流程。据称这次活动有2500家国际企业、8000家本土企业以及来自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
印度国内复杂的税收环境是让国际投资者对印度市场望而生畏的重要原因之一。近日,为改善国内税收环境、吸引国外投资,莫迪政府全力推进 《商品与贸易税法案》 在印度国会内通过。根据 《今日印度》 报道,如果“商品与贸易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该税将彻底取代现有臃肿的多重间接税,将由中央政府与地方邦政府两个层级进行征收。该税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打破现有的各邦间的财政隔阂,进而形成统一的印度市场。印财长阿伦·杰特利表示,“商品与贸易税”将全面推动印度市场的一体化。
印度金融专家普拉迪克·沙发文称,印度政府已经意识到将印度打造为一个制造业中心,需要推进几项重要战略改革,“商品与贸易税”就是其中一项。该税收与莫迪的“印度制造”密切相关,将彻底消除让国内外投资商头疼的重复征税问题,实现国内制造业的同步发展。
据新德里电视台报道,根据印度法律规定,《商品与贸易税法案》 的通过需要印度议会人民院与联邦院分别以半数以上的支持率通过,并且在印全国各邦议会获得50%的支持。现在执政党人民党占多数的人民院已通过,但由国大党主导的联邦院仍未通过,同时泰米尔纳德邦也对该法案持反对意见。
外商也能进入军工领域
除统一税制外,莫迪政府还宣布将在国防、民航、制药等多个重点领域完全向国外资本打开大门,以期通过“外国直接投资 (FDI) 的激进自由化”吸引国外资金以及高科技进入印度,推进“印度制造”。
报道称,在国防领域,不愿意转让技术的防务承包商,将有权完全拥有印度本地业务,而以前规定是所有权不得超过49%;在民航领域,印度政府允许外国资本占有49%的股份。为推进飞机场的现代化发展,印政府允许外资对现有飞机场的建设项目100%控股;为推进制药领域发展,印度政府将通过自动审核方式让国外资本拥有最高至74%的投资。
莫迪表示,“新的外国直接投资改革将推进就业、发展经济,这是自2015年11月改革后的又一次重要改革。”他还公开表示,“现在绝大多数的领域都将以自动审批方式进行,印度现在成为世界上对外国直接投资最开放的国家。”
老旧硬伤仍是绊脚石
虽然印度政府大刀阔斧采取多种手段推进“印度制造”,但不可否认的是,印度仍旧面临着基础设施陈旧、政府行政效率低等硬伤,想要助推“印度制造”全速前进仍然面临挑战。
塔塔集团首席执行官拉丹·塔塔曾表示,基础设施一直没有能够与印度经济增长的步伐相互匹配。印度手机制造商“一加”公司总经理维卡斯·阿加瓦尔也表示,政府推动“印度制造”确实带来很大的正面效应,“现在政府需要跟进配套措施,包括优惠关税和鼓励出口的政策,把企业税收制度合理化,废除自相矛盾的土地收购法规等。”
政府行政效率低也是一个重要阻碍。面对资金短缺、国内税制复杂等多种问题,虽然莫迪政府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手段,出台多项积极措施予以推进,但往往由于行政效率低下而一再拖延。以 《商品与贸易税法案》 为例,该法案于2014年提出并计划在2016年4月正式实施,根据“商品与贸易税”网站报道,由于该法案需要议会两院,以及所有地方政府议会50%以上的支持才能正式生效,受到国大党主导的联邦院的阻挠,以及地方邦的反对,目前该法案仍旧处于停滞状况,虽然官方人士称该法案极可能于季风期议会会议期间通过,但是如果在野的国大党提出的有关修改要求无法得到妥善解决,这一法案的通过仍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文汇报驻新德里记者 章华龙 (本报新德里6月29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