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祝越)明年年底基本完成全市黑臭河道治理,可行吗?在昨天举行的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对本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专题询问,能否按时完成黑臭河道治理,成为委员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市水务局回应,将分阶段对56条黑臭河道进行整治,原则上明年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河道,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
根据市政府关于本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的报告,今年前八个月,本市主要河流断面劣V类比例为40.5%,同比减少22.7个百分点。薛明扬委员在认同数据的同时,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河道黑臭问题经常反复,水质的改善是否真切?“我们除了关心景观河道之外,更多的还是要考虑水质的改善。过去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对环境治理花的力气比较大,对于水质的改造、水污染等问题的解决确实很难一步到位。希望能够在今后的环境治理中标本兼治。”
到明年年底还有一年零三个月,对于职能部门来说,消除黑臭水体的任务确实不容易。市水务局局长白廷辉介绍,今年将初步完成消除24条黑臭河道的任务,明年完成另外的32条。另外,要对劣V类水体以及脏乱差造成的重污染河道进行梳理。
水环境治理不仅要科学施策,更要对症施策。徐季平委员认为,在上海中心城区城乡接合部和郊区,造成水环境污染的原因有所不同,针对不同的区域水环境污染最突出的原因和最大的治理难点,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对此,市环保和水务部门曾经对影响全市水环境的原因做了一次深入调查。市环保局副局长方芳介绍,在建成区以人口居住为主的地方,只有截污纳管措施的完善,才能根本解决建成区内河道水质的改善和提升问题。在工业园区中,管网推进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在以农业为主的郊区,畜禽养殖就是影响水质比较大的因素。“在‘十三五’规划中,要将上海380万头标准猪的养殖规模压缩到200万头,根据农田的数量,以一亩地养一头猪的比例,把畜禽污染量控制下来。”
顾佳丹等委员在此前市人大组织的专项调研时发现,目前本市还有超过60%的工业企业分散在规划保留的工业园区之外,其中还有不少企业没有被污水管网覆盖,加上有些企业自身环保措施严重不到位,工业废水没有经过处理就排放到河道,造成周边河道污染严重。市环保局回应,2008年太湖蓝藻事件爆发以后,上海就实行了特别排放限制,对太湖地区和长江流域实行了特别排放限制。对照特别排放限制的要求,现有的104个规划工业区块以外的工业企业都很难达到排放标准,因此,基本上在淘汰的范围内。从园区外的企业来看,上海60%的企业在园区外,贡献的GDP只占全市的10%,但污染量占了更大比例,是外部环境污染最大的因素。这也是必须加强“五违四必”整治、加快整体地块转型的原因。
方芳回应,接下来将在重点敏感地区优先加大执法、淘汰力度,通过严格执法,对工业区外的企业进行淘汰。在目前的过渡期中,结合现有污水管网的远近程度,就近推动区和街镇加快临时管网的接入,确保在淘汰、转型过程中更好地控制水污染。
下一步,市政府将对黑臭河道和重污染河道进一步调查排摸、形成清单,抓紧完善“一河一方案”,把河道清淤、河面清洁与岸上拆违整治、截污纳管、雨污混接改造、绿化建设等结合起来,加强源头控制、水岸联动。同时,加快打通近千条易引发河道水质恶化的断头河,实施常态化引清调水,落实长效管理措施。总结推广青浦、闵行、松江等区有益经验,以黑臭河道等为重点,在全市加快推进“河长制”,把治理责任落实到人,形成更加有效的责任机制,确保明年年底基本完成全市黑臭河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