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文津阁
北四阁中建成最早
文津阁是北四阁中完工最早的一座楼阁,落成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也就是四库全书馆开馆的第二年。它建于承德的避暑山庄之内,作为第一处建成的藏书楼,这里倾注了乾隆皇帝大量的心血。由于其位于风景优美的皇家园林之内,其周边环境的设计也是融入了诸多园林设计的理念。
避暑山庄千尺雪景区北面的一道白色的粉墙之内,便是以文津阁为中心的一处独立的小型园林。这座园林整体上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侧以太湖石和一座小型的水池构成了一座微缩版的承德湖山盛景。在山石之上还有一座琉璃亭和一座琉璃露天平台,这部分园林建筑仿自于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的书斋——宝晋斋的园林意境,但又不拘泥于原作。
北侧则是园林的主体建筑——文津阁了。这座阁楼上层为通透式布局,下层则用隔断分为六间,取“天一生水,地六承之”的寓意,以祈求减少火患,保护书籍的目的。而文津阁前面的水池,本身就是为了出现火患时取水方便而设置的。
文津阁本《四库全书》抄成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此时文津阁已经建成10年了。这套书籍是北四阁所藏四部书中成书最晚的,书籍的审核和校订工作是由大家熟悉的黄金搭档——乾隆皇帝和大学士纪晓岚共同协作完成,可谓是四部书中最权威、最详尽的一部。乾隆五十年(1785年),《四库全书》正式入藏文津阁。
1909年,经清政府批准,文津阁本《四库全书》被调拨给了新成立的京师图书馆。1913年12月底全书自承德启运,1914年1月抵达北京,暂存于故宫文华殿内。这是两部《四库全书》自抄成百余年后,在文华殿内的一次短暂的相会。1917年京师图书馆迁往安定门内方家胡同的国子监南学旧址,文津阁本《四库全书》也随之迁入。当时主持这项工作的人便是著名学者鲁迅先生。
1928年京师图书馆被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址迁至中南海居仁堂,文津阁本《四库全书》也随之再次搬迁。1931年北平图书馆新馆(今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落成,《四库全书》再次搬家,新落成的图书馆门前这条马路,也因为文津阁本《四库全书》的入驻而被命名为“文津街”。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扬州出版界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完成了对文津阁本《四库全书》的影印工作。2016年,扬州方面向北京故宫捐献了一套影印本文津阁《四库全书》,故宫方面将此套书籍珍藏在已经空置了83年的文渊阁中,并对公众进行展出。从此文渊阁书、阁再次合一。
3 文源阁
被英法联军焚毁
文源阁如今与人们无缘相见了。1860年英法联军的一场大火,焚毁了万园之园圆明园,同时也将园内的藏书阁文源阁付之一炬。
文源阁落成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其周边环境和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如出一辙。同样也是阁楼前面一方池水,而池水的南侧也是由太湖石堆砌而成的假山,甚至假山之上也有两座琉璃亭。不同的是文源阁前池水的中心,当年有一块颇为精美的太湖石——石玲峰。这块太湖石是整个圆明园太湖石中最大的一块。可惜在民国年间因土匪盗卖该石分赃不均,将其炸成两段。如今文源阁基址已湮没于荒草之中,阁前的假山已经坍塌,太湖石散落一地,其中部分太湖石在民国年间被曹锟运至自己位于保定的花园中,如今这部分被曹锟运来的太湖石已经变身为保定市动物园的猴山和鹰山。
幸运的是,当年文源阁东侧乾隆皇帝题写的《文源阁记》石碑,被移往原国立北平图书馆,文源阁的石碑和文津阁的《四库全书》就这样在北平图书馆团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