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与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上海市政治学会在市社联共同举办“创新与发展:十八大以来的人大制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本市研究人大制度的部分专家学者和实际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约70人参加了研讨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汉民参加研讨会并作致辞和主题发言。部分专家学者和人大实务工作者围绕研讨会主题分别作专题或重点发言。以下为发言观点摘要。
努力开拓地方人大理论研究新局面
吴汉民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人大制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进行研讨交流,对于进一步推动本市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和人大实际工作与时俱进,非常必要,很有意义。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出了许多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意义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我感到集中体现在八个方面:一是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二是提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三是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的重要论断;四是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五是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制约和监督;六是提出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新任务新要求;七是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布局;八是提出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八个能否”的主要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思想和论述贯注了鲜明的时代精神,站在了实践发展的制高点,彰显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进一步发展了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为新时期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指明了方向。
二、全面正确把握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创新的原则要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又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我们要以对国家和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深刻把握人大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时刻怀有理论研究在我手、国家和人民在我胸的崇高责任与使命担当。
一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领和指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起着根本的引领作用,也是我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必须遵循的新的根本指导思想。二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我们在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要认真贯彻和恪守坚持“三者有机统一”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要求,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新的时代发挥重要作用。三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代表大会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我们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思想新理念,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人大理论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是要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定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支撑,给人大理论研究提供了很大空间。我们要紧紧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目标,确定研究的重点,体现理论研究的应有价值。
三、以宽广视野努力开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尤其是地方人大理论研究的新局面。
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创新是党和人民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强人大理论研究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的强大支持和保证作用。
一是加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民主法治理论问题的分析研究。要更加自觉地站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大背景下,研究思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完善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增强人大理论研究的思想容量。二是加强对十八大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实践新经验新情况的分析研究。人大理论研究既要十分重视加强对十八大以来人大工作新实践新探索的梳理总结,又要重视研究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三是加强对地方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中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分析研究。地方人大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关注地方人大工作实践提出的各种理论需求。我们要勇于实践,更要及时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思考,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更具实效。四是积极探索理论界与人大实际工作部门共同开展人大理论研究的新形式新途径。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在发挥社会智力资源作用、加强人大理论研究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我们要总结经验,不断拓宽理论界和人大实务部门合作的渠道,以更多更好的合作成果展示人大理论研究精深有效的思想引领、决策咨询和参谋助手功能。
(作者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在互联网背景下推动人大制度与时俱进
孙运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推动人大制度与时俱进,这一新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份文件中。一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动人大制度与时俱进。比如,要求政府重大政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这对人大如何加强对政府的监督,变事后监督为事前和跟踪监督提供了重要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加强预决算审查监督,推动全口径预决算监督。提出要通过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来回应社会关切等。二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立法先行,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三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份文件凸显了中央与时俱进的品格,其核心思想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支撑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要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通过“四个善于”,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的领导。
在上述精神的指引下,全国各级人大在加强代表队伍建设、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权力监督、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推动人大制度与时俱进,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拓展新思路。当前特别要研究互联网背景下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和重要民意机关,如何探索听取民意、反映民情、平衡各利益群体诉求、正确引导民意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如何使人大工作进一步公开透明,让人民群众知情、监督,在政治上有切切实实的获得感;如何让所有人大代表在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功能方面显现正面作用,在网络政治方面宣示正能量等。
(作者为上海人大工作研究会副会长)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陈高宏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整体,三者有机地统一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全过程。三者统一的有机性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三者是积极的统一。三者具有一致的目标:党执政的宗旨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和运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正是基于目标的一致性,各主体才有可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主动的积极的统一。
第二,三者是动态的统一。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三者的具体内容随实践变化而变化,三者有机统一不是静止、一次完成的,而是动态、发展变化的,三者在辩证统一中不断调整,逐步朝民主和法治的目标逼近,达成动态的平衡,实现发展的统一。
第三,三者是渗透的统一。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党的主张涵盖了人民的利益,人民当家作主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价值取向,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当家作主的人民,依据是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和法律,依法治国保证人民制度化地参与民主政治,法律将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连接在一起。
第四,三者是差异的统一。三者并非自然统一,其差异客观存在。党在实现领导权的过程中,要始终和人民的多数意志一致。依法治国通过法的形式对二者的关系作出界定,也为二者的相互衔接配合提供程序保障,三者分别为有机统一提供各具特色的支撑。
第五,三者是分层的统一。坚持三者有机统一,在国家、地区和基层表现不同。中央国家权力机关侧重于制定依法治国等宏观方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更多承担落实党的主张、保证法律和政策执行的职责,基层人大重点在监督议题选择、监督手段创新和监督实效探索上。
第六,三者是实践的统一。坚持三者有机统一,要牢牢抓住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在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实践中,最终达成三者的有机统一。
(作者为上海市徐汇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人大理论与实践创新推动人大制度不断完善
扶松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密度推出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战略规划和法规措施,促进人大制度与时俱进。首先,在人大制度理论发展方面,强调人民主体性,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主义民主理论。通过人民民主、协商民主、基层民主与党内民主的多维度民主机制安排,以及民主发展的“八个能否”衡量标准,为人大制度发展奠定了更为扎实的民主基础。其次,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理论构建,包括经济治理、社会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和生态治理理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人大制度是基本支撑。再次,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个层面丰富了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内涵,法治建设的深化进一步夯实了人大制度创新发展的基础。
充分发挥人大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保障功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支撑作用,人大制度在以下方面还有待继续深化、完善:第一,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推进“四个善于”的制度化机制化建设。进一步发挥人大常委会党组功能,完善人大常委会党组对同级党委的报告、请示制度,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与人大常委会、民主党派开展充分协商,并不断推动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推荐和协商程序的规范化和公开化。切实维护法治,尊重和支持国家政权机关依法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第二,切实尊重人民的主体性,完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增强选举中选区划分、候选人提名、协商和正式候选人确定等环节的公开、公平、公正,改进人大代表候选人介绍机制,严厉打击选举过程中的违法腐败行为。第三,健全各级人大代表联系选区、选民的机制安排。推动人大代表与选区的实际联系,让代表更切实地了解选区事务和社情民意。第四,建立健全人大回应网络舆情与社会意见的体制机制。增强人大应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的能力,加强与年轻人的沟通,主动回应年轻人对人大制度的关注,增强人大制度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作者为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副教授)
地方人大创新
挑战机遇并存
毛放
当前地方人大制度创新与发展面临挑战,同时也孕育着重要契机。
一是贿选案为推进和完善人大选举制度改革提供反思。贿选案严重损害了人大制度的公信力,挫伤了广大代表的积极性和履职的尊严感,是对人大制度的挑战。同时,贿选案对推进人大选举制度改革,依法保障和真正实现人民的选举权提出了课题,也对完善代表结构、提高代表素质提供了镜鉴。
二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急切呼唤创新人大监督。人大制度是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但从腐败案件查处看,人大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创新人大监督,一要依法做足、做实、做强人大监督,增强监督的刚性和硬度;二要推进国家监察体系改革,实现监督全覆盖;三要加强对人大选举任命干部的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三是建设卓越的国际城市要求上海的政治文明建设必须更加民主进步、廉洁高效和开放包容。“十三五”规划和面向2040年上海城市发展规划描绘了未来蓝图。地方人大理应在推动政治文明建设中,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热情和诉求,构筑和完善民主、开放、包容、进取的政治生态,让广大市民伴随着卓越国际城市建设进程,真正确立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
四是国家权力机关必须时刻警惕脱离群众、脱离基层、脱离实际的危险。人大与人民群众渐行渐远的危险并未解除。要花大力气真正解决人大工作接“地气”问题,更多了解民意、顺应民意、采纳民意、实现民意,并让人民有效参与、管理、监督。公开透明和公平正义是人大工作的原则,各级人大和人大机关应向每一个市民开放,基层人大代表要更多地和选民、选区互动。
五是“互联网+”倒逼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创新发展。互联网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方式和手段,也为人大工作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全天候开放提供了可能。人大工作必须“借船出海”,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依法履职的“年中无休”,实现与民意的“无缝对接”,实现工作流程优化、技术精细化和履职个性化。(作者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
以前瞻思维和问题意识统筹推进人大制度完善
汪闻生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人大制度建设取得许多重要成果,但是也面临不少挑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新目标新要求的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这对地方人大既是期待也是挑战。二是制度设计落差的挑战。人大制度设计具有代表兼职制、代表大会年会制、人大机关工作班子简编制等特色。这与人大充分履行法定职责的需求越来越不适应。三是民主与集中矛盾的挑战。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利益多元对民主法治、公开透明的诉求日益增多。这与过去熟悉的强调集中统一与内部酝酿的运作机制产生了诸多矛盾冲突。
以前瞻思维和问题意识统筹推进地方人大制度改革发展完善是可行的。一是完善地方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改革代表提名推荐制度,扩大代表选举的选择性和互动性;科学测算、适当减小代表的数量规模;改革现行的选区划分模式,试行大选区制;建立选举投票站制度等。二是调整地方人大组成人员结构比例。逐步实现省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基本专职化;设定市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专职化合理比例;乡镇人大组成人员基本兼职化。三是细分省级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人大履职实际,分拆调整细化现有的省级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提高委员会工作的专业水准。四是科学配置使用地方人大的各项法定职权。实现人大讨论决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项经常化;拓展人大决议的使用空间,发挥约束性决议、意向性决议、督促性决议等不同性质决议的功能。五是改造设立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考虑建立县级以上地方人大代表基层工作站,发挥其接待选民、反映社情民意的制度化平台作用。六是建立适当规模的人大机关工作班子。适当增加人大机关法定人员编制;建立常态性服务人大履职的专家委员会制度;建立地方人大志愿服务人员制度。
(作者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理论处处长)
实路人大制度创新需要加强背景分析
桑玉成
当下,我们认识、研究、实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对这一制度创新与发展的背景有深刻认识和把握。
第一,需要把人大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放到国家政治制度的整体来认识。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所谓根本政治制度,是说这一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基础,对于其他制度具有统领性、指导性。人大制度的状况决定了其他派生性制度的状况,比如领导制度的改变、干部人事制度的完善等,都取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第二,需要把人大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放到宏大的国家发展战略体系中来认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对党和国家的全面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尤其是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双百愿景”,当下无论是离哪一个“百年”愿景,都是“只争朝夕”的事情。因此,我们现在的一切努力,都必须围绕已经确定的“双百愿景”来进行。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大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对于“双百愿景”的实现至关重要。
第三,需要把人大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放到既定的目标下来认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逐步实现这个总目标,四中全会又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无论是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还是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角度,人大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都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因此,我们要认真思考和研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和任务,对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出了什么样的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有了60多年的成长和发展历史,认真研究总结人大制度的性质定位和功能定位,尤其是正确理解这一制度在国家的整个政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推进我国人大制度乃至整个政治制度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为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复旦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