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是武汉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武汉的竞争优势。为此,武汉向江城120万大学生发出邀约:毕业后留在武汉,未来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都会有大量的机遇等待着你。刚刚结束的武汉市党代会、“两会”提出,力争5年留住100万大学毕业生,将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让大学生扎根武汉、立业武汉。
创新创业宣讲团进高校“博感情”
“武汉开放包容,宽厚平等,是我国最没有排外心态的大城市之一,特别适合年轻人开启人生的奋斗旅程。武汉生活便利,成本适当,目前商品房均价、二手房租价远低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也低于沿海和东部同类城市。”日前,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文体中心体育馆内,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述永与1400多名大学生分享自己爱上武汉的几个理由。
“同学们,留在武汉,未来无论创业还是就业,都会有大量机会等着你”,李述永邀请在场的同学“毕业后留在武汉,和我们共同拼搏,成就事业”。
武汉“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宣讲团进高校活动就此拉开帷幕,洪山区是宣讲团进高校的第一站。“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宣讲团进高校,旨在增进高校学子对武汉的市情了解和情感认同。
洪山区共有37所高校,60万在校大学生,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7所“211”大学也在其辖区内。洪山区委书记黎东辉当场公布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留汉创业发展的政策以表诚意:每年为大学生提供1000套公租房,提供创新创业住房补贴;设立1亿元基金扶持创新创业;对创业手续审批费用进行全额补贴;组建10个大型见习实训基地,组织百家机关事业单位、千家优秀企业,向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并促进招聘录用。
武汉中电光谷联合集团董事长黄立平等3位企业家则与大学生们分享了留在武汉的创业经历。黄立平承诺,将与其他武汉企业联手提供2万个岗位给打算在江城就业的武汉高校毕业生。
武汉是位于全国前列的科教大城,截至2015年,全市共有82所高校,在校大学生120多万人。尽管近年来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但选择留汉就业的人数却持续走低。
统计显示,2010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22.12万人,11.2万人留汉就业;2012年毕业生27.66万人,留汉8.64万人;2014年30万毕业生中约有10.8万人留汉。这两年毕业生“出走”人数虽有下降,但武汉仍是人才输出地。
创新抛出“实惠”橄榄枝留人
武汉市提出要“走进去”“走下去”“留下来”“干起来”--走进大学校园开展宣传,让大学生了解武汉;鼓励大学生走进农村、企业、社区体验生活了解市情,让大学生亲近武汉;出台支持大学生创业就业政策措施,让大学生留在武汉、安家武汉;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让大学生扎根武汉、立业武汉。
2月28日开始,由武汉市领导、市直部门和13个区主要领导组成的创新创业宣讲团,将陆续走进在汉高校,宣讲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发展新政。同时武汉市还计划在各高校举办市情系列巡展、征集“爱上武汉的N个理由”故事,进行“我为武汉发展献一计”微话题讨论以及“我是城市建设者”角色体验等十大系列活动。
为留下大学毕业生,在过去政策的基础上,武汉各区各部门竞相创新抛出“实惠”橄榄枝:江夏区每年拿出1亿元作为大学生人才住宅基金,设立大学生创业担保基金5000万元,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20万元以内的贷款贴息;蔡甸区则新增200套公租房,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住房保障,支持企业自建人才公租房,在土地规划、税费减免、证照办理等方面给予支持。
对到企业工作符合标准的大学生,黄陂区将连续3年每月发放1000至2000元的生活补贴,并给落户的高级人才专门发放安家费。东西湖区正研究发放能够解决留汉大学生生活“痛点”的“人才券”,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降低大学生留汉成本,为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提供商品房购房折扣。
武汉市人社局介绍,去年武汉市留下的大学生有15万。武汉市经信委负责人认为,这反映了武汉的产业在向上走,吸引力在增强。他介绍,下一步武汉将抓好100项重大项目,以先进产业集群吸引楚才;引导大学生到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就业;鼓励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对符合规定的企业将给予社保补贴;鼓励企业留用见习毕业生,给予补贴奖励。同时,搭建新型研发机构、新型孵化器、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人才公租房、人才公寓,举办一系列创新创业赛事活动,打造全国低成本创新创业中心,以创业文化改变打工文化。
据了解,下一步,武汉市将设立“招才局”,虚拟机构实体运作,对涉及大学生留汉的政策措施等,通过“招才局”机制,多部门集中优势兵力强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