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著名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资料图片)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近日辞世,其封笔诗集 《白鹭》 曾引进国内出版,今年 即将重 印。所著长诗《奥美罗斯》 今年下半年迎来诗人杨铁军的中译本,唯一的文集 《黄昏的诉说》也正在翻译中
■文汇报记者 许旸
“白鹭”飞走了……当地时间17日,圣卢西亚诗人、剧作家、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里克·沃尔科特在圣卢西亚的家中因病去世,享年87岁。他在2011年还凭封笔之作《白鹭》捧得国际知名诗歌奖———英国艾略特奖。在评论界看来,这部晚年诗集包含了纷呈之美与艺术创新。正如那类变动不居的飞禽,沃尔科特也在过去与现在、永恒的古典之美与当下的纷繁更迭之间穿行。
1992年诺奖授予沃尔科特时,直指他的诗歌“具有伟大的光彩、历史的视野,是献身多元文化的硕果”。不过,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诗歌评论家、翻译家王家新看来,“沃尔科特诗歌以往在中国的翻译传播,与诗人的广阔幅度和内在活力尚不相称”。记者梳理后发现,2015年广西人民出版社推出《白鹭》中译本,收录在“大雅诗丛·外国卷”,是少有引进国内的一部沃尔科特完整诗集译作。2004年“20世纪世界诗歌译丛”推出了傅浩翻译的《德里克·沃尔科特诗选》。沃尔科特其他诗作也零散分布在不同诗选版本中,浙江大学教授、诗人蔡天新主编的 《漫游之诗》《现代诗110首》收录了数首沃尔科特诗歌;上世纪90年代中期,王家新编选的《最明亮与最黑暗的:20家诺奖获奖诗人作品新译集》《钟的秘密心脏》均以沃尔科特的诗作开篇。
在王家新看来,沃尔科特磅礴繁复的诗风、巴洛克式的修辞技艺以及对音韵格律的倾心营造,其翻译难度远远超过翻译一般诗人。而被视为当代最重要史诗之一的沃尔科特长诗 《奥美罗斯》,终于将在今年下半年迎来诗人杨铁军的中译本。广西人民出版社编辑吴小龙告诉记者,《白鹭》今年即将重印,沃尔科特唯一的文集《黄昏的诉说》正在翻译中。
高密度意象,将日常打磨出水晶般质地
沃尔科特在 《在绿夜里》《海难余生及其它诗歌》《海湾及其它诗歌》《星苹果王国》等诗集中,探索沉思加勒比海的历史、民俗和风景,呈现对爱情、死亡和记忆的思索。另一位诺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赞美其为“今日英语文学中最好的诗人”。
14岁时沃尔科特就在报纸上发表了第一首诗歌,1990年发表史诗 《奥美罗斯》 让他攀至诗歌成就的顶峰。收录54首诗歌的 《白鹭》 则是沃尔科特的晚年封笔作。在中文版 《白鹭》 译者、诗人程一身看来,诗集迅捷捕捉细微感情,高密度意象与隐喻,架构出独特斑斓的美。他以 《码头之夜》 为例,在黄昏这个趋向安静的时刻里,沃尔科特从游艇、船坞、水面、天空铺展,写到锁链、桅杆、前甲板、桅杆横桁、绳索等,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比任何人都幸福的是那个饮酒的人/他和终生的同伴坐在眨眼的星星下/码头的尽头亮着一盏稳定的弧形灯”至此,诗歌对黄昏码头的所有铺垫转向了对友谊的赞美。
正是诗句的“弦外之音”,让沃尔科特把日常打磨出水晶般的质地。在王家新看来,当“白鹭”出现时,沃尔科特活过的漫长岁月,他的哀伤,他的渴望,都为此做好了准备。“很多诗人都写过晚年主题,但 《白鹭》 的色调要更丰富动人,真实表现了老人的生之留恋。”
跨语际、跨地域飞翔,恰恰成就了他的诗歌艺术
瑞典文学院说,沃尔科特“忠于三样东西———他所生活的加勒比海、英语和他的非洲祖先”,他的跨地域文化背景可见一斑。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博士后高照成说,沃尔科特广泛接触各民族文化,穿梭于多重血统、多个地域,超越了狭隘的单一视野。而这种多元身份的冲突,恰恰圆满了他的艺术。
沃尔科特在诗作中融入非洲、亚洲及欧洲的风土人情与文化特色,充满旅途感,给人奇异的审美感受。代表作长诗 《奥美罗斯》 就汲取了不同经典的灵感。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德明看来,这部史诗运用来自地中海和加勒比海的文化资源,挪用 《荷马史诗》 《神曲》 中的情节、场景和人物原型,对创伤、战争和寻根等文化隐喻进行双重化处理,“诗作既借助经典文本发出声音,又重写了文本。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显示了多元文化在对话中共存的价值。”
“太晚了,不过也许现在比年轻时更好/那时从不满足,欢乐徒有其表/此刻我的头发与那些遥远的山顶押韵/山顶塔楼的钟声历数我的过失……”步入晚年后,沃尔科特自白:如果才华确已枯竭,我会放弃诗歌,因为爱它,不愿看它被伤害,在无力做到时就自动向它告别。“诗歌是追求完美时流淌的汗水,但必须像塑造额头的雨滴那么清新”,这种写作态度令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