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多月大的重症肺炎宝宝,把手伸向了照顾她的护士陆华。(陆华供图)
■本报见习记者 朱颖婕
每天早晨太阳刚升起,上海儿童医学中心PICU(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忙碌已悄然开始。呼吸理疗专科护士任素琴走到每位呼吸机病人的床头,挨个检查肺部体征,然后帮他们调整卧位。这个被她笑称为“摸一摸、拍一拍、摆一摆”的工作,在同事们眼中,却是“定海神针”般的存在。
此时的普外科里,另一名伤口造口专科护士马轶美正疾步穿梭于各个病房之间。别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吓人”伤口,她会用十二万分的细致和耐心一一抚平。连外科医生都纳闷:“再‘烂污’的伤口到了老马手里,居然都能搞定!”
如今,在沪上各大医院,越来越多这样身怀绝技、独当一面的护理专家,正在改变人们对于护士“只要打打针、换换药”的刻板印象。今天,在第106个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护士”二字的价值值得被重新审视。
授课、坐诊、写论文,专科护士不简单
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每名新进医护人员的“入院第一课”,就是巩固学习“基础生命支持”,包括心肺复苏术和气道异物梗阻去除急救法。有意思的是,给他们讲课的不是院长、教授,而是一名“特殊”的护士———由美国心脏协会认证的基础生命支持主任导师、PICU护士长陆华。为此,很多医生都叫她“陆老师”,这让她有些不好意思:“要知道,让医生叫护士‘老师’可不容易。”
和陆华一样持证上岗的专科护士,还有伤口造口专科护士、普外科护士长马轶美,每周二她都要到造口门诊坐诊。
造口,就是在无法正常排便的病人腹部加造一个“口袋”,帮助排泄。这门在国外已趋于成熟的学科,在国内起步较晚,且大部分国内造口治疗师仅针对成人。2008年,已经当了10年普通护士的马轶美主动报名去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进修,成为首批13名学员之一,并顺利拿到由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认证的造口治疗师证书,而且她还是上海第一位具有国际资质的儿童造口治疗师。
马轶美用“魔鬼训练”形容当时的培训经历:3个月间,既要学习理论,又要临床实践,大小考试十几场,案例、论文写不停。“刚开始经常坐着上课、吃饭,一下胖了4斤,但实训完却瘦了10斤。”然而再苦再累,她都不后悔,虽然做专科护士充满挑战,但成就感更大。
医生心里总惦记着她们,服气又敬佩
因为一双“妙手”,马轶美在医院里名气响当当,总有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嚷嚷着“找老马救急”。比如,心脏外科手术后的孩子得了严重压疮,血液科的孩子出现肛周脓肿,凡是有疑难伤口,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
马轶美一直记得进修结束后接手的第一个病人。那是个2岁的女孩,因严重车祸,半个头的头皮被掀开,手术清创缝合后,约6厘米前额皮瓣坏死,骨头暴露在外,当时医生判定这个伤口极易感染,可能引发其他疾病,还可能造成颅骨坏死。如此棘手的伤口,马轶美接了。“我就想试一试,因为刚好学了湿性疗法,手里也有新型敷料。”此后一个月,她“连做梦都在换药”,谁也没想到,最后那处伤口能收得那么平整。
在儿中心PICU,还有一位和医生一样,时时佩戴听诊器的护士———任素琴,她主攻的治疗方向是呼吸理疗。她坦言,以前不少医生认为,呼吸理疗是可有可无的,但事实上重症呼吸道疾患死亡率较高的一大原因就是护理不当。“而且,当病人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后,就只能依靠基础的理疗。”
1999年,任素琴赴以色列施奈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了3个月的呼吸理疗培训,之后,她率先在国内开展相关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现在,她定期给院内外的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每次她一休假,PICU的医生就免不了担心,“任护士不在,我们就很焦虑。”
有时,护士的工作也可以改变病人一生
以前监护室护士看护呼吸机病人,大多是按医嘱吸痰,评估病人肺部体征有固定间隔。之前有个坠楼的孩子,内脏没有严重损伤,但有天插着呼吸机,突然肺部病情恶化,任素琴用听诊器一听,才发现他出现了呼吸道分泌物的堵塞而造成大面积的肺不张。“每个病人情况不同,按需比按医嘱好,及时发现才能及时处理。”任素琴相信,“很多时候,护士可以比医生更早发现问题。”
前年,有位女孩因格林巴利综合症,靠呼吸机机械通气一个月,一直无法撤机。如果再这样下去,只能切开气管。“孩子长得很漂亮,我不希望她身上留个疤。”于是,任素琴用一个月,教她做呼吸练习和咳嗽练习,最后真地撤掉了呼吸机。女孩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阿姨,我真的做到了,我不会一辈子躺在床上了。”那个瞬间令任素琴意识到,护士的工作也可以改变病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