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顾一琼) 岁月静好,重读那些“抵万金”的家书,擦亮、体味那些被封存在过去的美好———昨天,在又一个“国际档案日”到来之前,徐汇区档案局与康健街道开启了第十届家庭档案展示活动,从觅得的626封家信中遴选出7户家庭,通过朗读、访谈的形式,家信的主人讲述着那些曾经感动、激励着自家的故事。
家庭档案活动始于2004年。在区档案局的指导下,已举办了九届展示会。其中,已故“扑克大王”董瀛的个人创业史、蔡祖愉老人的选民证 (1953-2006年)、陈鸿康老人的“鸿康体育文化收藏馆”等引起了社会广泛反响。
今年2月,街道向社区广泛征集家信,通过“晒家书”“写家书”“谈家书”等形式,将“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和“社会记忆”相融合,大力倡导好家风,提升居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受度。
活动共收到不同历史时期家信626封。作为社会变迁的产物,这些家书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抗战时期的家书展现了革命军人的家国情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家书表达了人民建设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激情;改革开放时期,家书中涉及恢复高考、农村改革、出国潮、下海潮、返乡探亲、炒股、抗震救灾等内容较多,反映了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效。
经遴选而出的7户家庭的家书中,有“有志青年怀揣中国梦”“家风家教传美德”“特殊孩子怀有感恩心”“乡情土情永久不变”……字里行间,浓浓的爱国热情、社会之情和家庭亲情跃然纸上,生动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现场,李福康老人展现了他珍藏近七十年的42封家信,并全部捐献给区档案馆。这些家信的作者是他的表舅伍一。伍一相继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1940年8月至1943年8月,伍一前后写了八封信给李福康。表舅在信中夸奖李福康来信“语多有志,笔墨奔腾”,叮嘱他要“多读书勤作”。当李福康因家中困难不能继续深造学习时,表舅写信鼓励:“在披荆斩棘的崎岖路上迈进,多多用心于文字学识,研究科学,虽没有受到高等教育,将来也能为复兴新社会的时代作贡献”。每每读到此处,李福康老人老泪纵横:“遇到人生挫折或关键抉择时,总会拿出表舅的来信仔细品读,以激励自己坚定信念,不畏艰难。”
居民张嘉强则晒出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与妻子的数十封两地书,现在他将这些装订成册取名 《夫妻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兴起一股“出国潮”。当时,张嘉强被公派到日本交流学习,历时半年。其间他与妻子杨瑞芬将彼此的思念和牵挂倾注于笔尖,写就了一封封感人至深的家信。那个年代,在国外留学或工作的国人物质生活非常简单。张嘉强从来不敢多花一分钱,妻子了解他的秉性,在第一封信中就嘱咐他要改善伙食,不必刻意省钱。学习的刻苦、环境的陌生让张嘉强思乡情切,隔三差五的书信中,他们聊白天碰到的邻里家常,聊父母的健康、儿子的功课,聊工作上遇到的困难和思考……但也总是报喜不报忧。
如今,张嘉强回忆说,支撑着他完成学业的,就是妻子每周的来信。每次收到来信,他总是看了又看,直到几乎能背下来为止。
据悉,区档案局和街道对这7户家庭进行了访谈,制作成了宣传手册和访谈视频。展示活动结束后,相关影视、版面等资料还将进入各小区巡回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