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末,最高人民法院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巡回法庭在南京、郑州、重庆、西安相继挂牌成立。至此,最高法院巡回法庭总体布局正式完成,“家门口的最高法院”覆盖全国。
司法为民,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发展到哪里,司法服务就要跟进到哪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这一要求,指引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方向。
破解“司法之难”,围绕群众关切开展司法工作
“门难进”“脸难看”“人难找”“事难办”,过去一提起打官司,老百姓往往会联想到这“四难”。
2015年5月1日,全国法院全面实施立案登记制,人民法院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要求有案必立、有诉必理。由审查制变为登记制,新制度推出后,人民法院立案率不断提升。最高法院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法院当场登记立案率超过95%。
民之所盼,施政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法机关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切开展司法工作,着力提高司法公信力,让百姓成为改革最大受益者。
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提起公益诉讼。检察机关从2015年7月1日开始开展公益诉讼试点两年间,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9053件,从源头上推动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对生产生活影响严重的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老大难”问题,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9亿余元。
公安机关也推出了户籍制度、居住证制度、异地挂失补办身份证、方便群众办事创业等一大批带有标志性意义的“放管服”改革措施,激发了社会创造活力。
推进“智慧司法”,积极探索司法为民有效形式
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在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进程中,政法机关不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司法为民的有效形式。
我国法院正加快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全国3520个法院、9238个人民法庭和39个海事法院派出法庭已实现“一张网”,以“智审”系统为代表的一批智能化辅助办案系统在辅助法官办案、方便当事人诉讼和服务党委政府决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破解“执行难”方面,利用信息系统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信用惩戒,全国法院已限制695万人次购买机票、260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
与此同时,全国检察机关基本建成远程视频接访系统,相隔千里“面对面”接访成为现实。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检察机关开展远程视频接访1万余件次,同比增长近5倍。
“一些地方已实现应用常态化,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最高检控告检察厅厅长宫鸣说。
提升“获得感”,让百姓成为改革最大受益者
打开手机“百度地图”,点击“百度检察地图”中的“检察官徽章(检徽)”标志,全国四级检察机关3000多个检察院的精准定位、职能介绍、联系电话、举报电话即可一目了然。今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百度地图推出了这一创新举措,使检务公开有了新平台,方便了人民群众,提升了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获得感”。
小举措连着大民心。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进程中,司法机关把司法为民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推进司法公开、便利群众诉讼、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各项工作机制改革。
2016年1月1日,《居住证暂行条例》正式施行,让没有就业和居住所在地户口的转移人口,能享受所在地区的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就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福利。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出入境证件手续进一步简化、跨省异地缴纳交通违法罚款更加便捷……一批简政放权便民政策,让群众办事更舒心。
不让贫困群体打不起官司。十八大以来,我国法律援助工作取得长足发展。据统计,2013年以来全国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数超过500万件,提供法律咨询2800余万人次。全国已有2000多个看守所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16个省的临街一层便民法律服务窗口建设已完成80%,“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在一些地方初步形成。
全国人大代表杨梧说,司法机关查实情、出实招,展现了为民情怀,也体现了司法改革的成效,老百姓会在一个个具体的案件中感受到司法公正,看到公平正义的阳光。
新华社记者 陈菲(据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