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11日21时,地震共造成24人死亡、493人受伤,转移疏散游客、外来务工人员共计61500余人(含126名外国游客)。目前还有3人失联。(据新华社)
一只小松鼠从松林中探出脑袋,跳跃着穿过路面,又消失在对面的松林中。在马路中间,这个小生灵忽然短暂停顿,远远看了一下记者这个“庞然大物”,似乎用眼神互问平安。
这是8月9日,在山体多处崩塌、道路大面积裂缝变形的省道301线“九道拐”,小生灵的出现就像休止符,耳畔响了一天的山石垮落声好像暂时消失了。
是不是在大灾面前,生灵之间都会惺惺相惜? 从“九道拐”到九寨沟沟口,沿线山体多处大面积崩塌,“九道拐”一带公路多处大石挡道,裂缝、变形。脚下的地在抖,山体崩塌形成的粉尘四处弥漫。刚过“九道拐”,前方又遇到长达四五百米的山体塌方堵塞路段,山石还不断滚落。
就在这个随时有山石滚落的地方,记者遇到30多个男子,他们头戴白色安全帽,身穿蓝色制服,是中铁一局成兰铁路指挥部的突击队,领头的是8名党员。地震当晚,他们就驾驶大型装载机、挖掘机,从松潘县施工工地驰援灾区。
突击队队长孙书深50多岁,头发花白,是中铁一局成兰铁路指挥部的指挥长。8日晚上,听说附近有震灾,入党近30年的孙书深马上组建突击队挺进灾区,两位年轻的副手看他年龄大了劝他不要去,但他还是决定自己带队。这几年,只要施工地附近遇到灾害,孙书深老当益壮,有灾必上,“总要有人继续前行,总要有人打通道路。”
8日深夜,中铁一局突击队进入九寨沟县界内后,一路遇险排险。对他们来说,最大的难题是一块横亘在公路中间约400立方米大的巨石,这块巨石挡住从松潘方向到九寨沟的所有救援、抢险车辆,铲车挖不动,爆破来不及。在余震中,孙书深下车勘察,决定在巨石两边及上方大量堆积土石,临时构建一个四五米高的土坡。凌晨4点多,当大型装载机沿着新修的大坡爬上巨石准备继续造坡时,车辆打滑倾斜,差点发生侧翻。
破解巨石难题后,他们就一路除障,最终前进到与记者相遇的地方。从那时起直至11日,他们一直坚守在这里,塌方,抢通,再塌方,再抢通,与震灾和滑坡持续着拉锯战。孙书深说,几天来,他已记不得在这里抢通过多少次了。
临走时,记者提示他们注意山石滚落。但是孙书深一旁的几个年轻小伙子憨笑着说,不会砸中的。他们成天与大山打交道,对大山的脾气还是有些了解。
怎么会有石头砸不中的脑袋? 记者的脑海中浮现滑坡体下弥漫的粉尘、石头滚落的场景,还有那只可爱的小松鼠,忽然很想哭……
10日下午,记者来到地处漳扎镇的九寨沟县第二人民医院,看到帐篷医院的显眼位置摆放着“党员示范岗”的牌子。附近,一个身着绿色制服的中年女子不断用沙哑的声音招呼病人、安排工作。这名共产党员是班九香,九寨沟县第二医院急诊科主任。
8日晚上21时许,班九香刚刚走到医院门口,大地就开始剧烈摇晃。等到站稳脚跟,她就与大家会合,投入紧张的抢救伤员中。班九香说,当她看到母亲怀抱着被砸伤的小孩、右胳膊严重受伤喊着“我要胳膊,我要写字”的女大学生,眼泪就涌出来了。她拼命工作、组织转诊,心里想的是努力多救人。
次日1时许,这里的伤员该转诊的差不多都转诊了,听说10多公里外的塔藏乡上寺寨有许多群众受伤了,班九香又与10多名同事一起去邻乡卫生院增援。从九寨沟县二院到上寺寨村一路都是狭窄的沟道。半路上,崩塌的山石阻断道路,他们冒险弃车步行。行走中,遇到余震,石块飞落,要不是后面的同事拉班九香一把,她就被石头砸中了。在上寺寨村,她与同事一道抢救了10多名病人,其中3名危重病人。
班九香是一名“80后”,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忙着接诊伤员。忙完之后,健谈的她与记者聊起来。忽然,当说到9日一早他们冒险徒步前往上寺寨的经过,她哭了起来。
“我是白衣天使,我不会死的,我一定能冲过去!”她说:“通过那个山体崩塌的路段时,我就这样一直给自己打气,鼓励自己一定要勇敢点,一定要冲过去!”
谁不怕死,谁没有家人、孩子?但在灾区,阿坝州松潘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王毅带领20多名交警,驰援灾区,连日来在危险塌方路段冒险指挥交通、疏导车流;武警四川森林总队作训科科长马志鹏冒险带领官兵进入122林场,发现并解救被困在坍塌点的170多名群众……这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党员、干部和职工们,在关键时刻牢记职责、使命,怀着对生命的牵挂与守望,撸起袖子抢险救援,继续前行。
在九寨沟灾区,最鲜艳的是党旗。党旗亮出来,党员站出来。许多党员继续奋战在抢险救援一线,用他们的朴实行动,让党旗成为最温暖的颜色。
新华社记者 张钦 马牧旺青(新华社四川九寨沟8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