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育培训机构同样也承担教育学生的职责。那么,这些机构里的教师是如何进行培训的呢?感觉上,应该大家坐而论道,研讨教学方法。然而,《法制晚报》记者在前几天的暗访中,采访到了这样一段令人感到诧异的内容:
“如果是英语就写英语,不是英语就写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如果没有专业8级和专业4级,就写CET6级,不要写大学英语,要写CET6,反正他们也不懂。TKT是以后入职要考的,它是英文老师的教师资格证。如果你们有教师资格证就都写上去,不能写通过TKT考试,要写TKT证书持有者,这个说法比较专业,反正他们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如果你什么都没有,就写文学学士学位。怎么都得有一样,好好润色一下。一会你们就会看到我是怎么戳家长心窝子的,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家孩子现在真的不太行。”
这段采访内容,来自新东方集团旗下泡泡英语学校的教师入职培训。
据报道,在为期两个月的培训过程中,除了教学方法方面的讲授,还有大量内容围绕着与家长沟通技巧、提高续班率的营销体系等进行。在小班培训过程中,培训人员还专门针对新教师培养了开班课上课的整个流程及话术。总体来说,具体的课程设计则需要围绕一个原则进行,即提问专挑孩子不会的,让家长着急。
而新入职的这些员工,不管之前有没有相关教学经验,都被要求制作“名师卡”。这些名师卡上凡涉及教学经验的,都写着“有多年教学经验”。
这样的消息一经披露,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质疑和抨击。
新东方处理本次事件的态度和速度令人印象颇深。8月12日,报道发出后,新东方总裁办就致电媒体,表示:“新东方将一查到底,如果报道属实,将严肃处理。”
8月13日,新东方发出书面《声明》:对该教师严肃处理,该教师已经从北京新东方离职,同时责令泡泡少儿部总监以及学校校长作出深刻书面检查…并在内部开展自查自纠整改行动。
8月14日,俞敏洪在个人公众号“老俞闲话”中撰文:《你们决定了新东方的风貌和品格——致培训师的一封信》。
俞敏洪在信中措辞严厉地表示:“有些(新东方)培训师居然还这么没有底线,在价值观上这么low,令人深感耻辱,也深深给新东方蒙羞……在全国范围内,违反新东方价值观的事情,应该还有,只不过没有被暴露出来而已。”
业绩驱使下的行业通病
事实上,这次《法制晚报》揭露的是行业通病。包括“老师过度包装”和功利性引导的销售话束。这种情况在留学行业和职教行业也很普遍。比如对留学顾问的包装,给完全没有留过学的顾问加上鲜亮的海外留学经历。教授托福雅思的老师自己并没有考过托福雅思,只是拿到了英语专业八级,甚至只有大学英语六级证,简单培训后就上岗。
造成这个行业通病的原因可以从两方面看:第一、显而易见的现实成本。虽然输出的是知识,但传统的线下培训行业依旧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旺盛的市场需求下,需要大量的老师填充教职岗位。并且,在市场成本、管理成本、场租摊薄利润的同时,培训机构支付老师薪酬的比例必然受到限制,工作时间不长的老师通常成上课主力。
第二、老师的评价体系不透明,评价维度不够合理。家长对培训机构老师的认知都来自机构单方面的介绍。而机构开放的指标中,最容易对比的也就是学历和工作年限。因此,家长对老师的评价也通常只从这两个维度考虑。但事实上,还可以有很多衡量指标,比如老师的教学效果、责任心、服务意识等等。而后面的这些维度是弹性的。
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类问题始终都会是行业通病。只要坚持蹲守,几乎所有的培训机构都会栽倒在类似的“坑”里。
那如何从根本上解决?
第一个问题,在线教育带来的聚集效应提供了解决的可能。以粉笔公考这类的在线品牌为例,在线的大班教学,扩大优秀老师的个体产能,提高利润率的同时,也能保证优秀老师的薪酬。这件事情不仅在线培训品牌在做,新东方、好未来这些线下品牌也在尝试,只是用不同的思路解决产能。
至于第二个问题,关于老师评价体系的改进则任重道远的多。包装背景、强调学历出身,其实就是培训机构做市场宣传时选择的主要维度,而培训机构的宣传导向最终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或者强化了家长的固有偏见。
另外,教育培训机构可以改变课程顾问的薪酬制度,以改善销售课程时过度夸张的问题。培训机构也不应该在提成中完全依赖对教师绩效的判断。当售课提成不是惟一指标的时候,老师和顾问或许可以更加合理地给学生做好规划,并实施这个方案。
学生家长“看破不说破”
一位曾在多家培训机构从事销售管理的朋友向记者透露,由于现在的教育机构都是以业绩论英雄,如何与家长沟通,如何与孩子互动,早已成为培训机构达成销售的有效手段。比如有的家长在老师的引导下花了数万元的培训费,看到孩子成绩毫无长进后去找机构理论,无奈孩子还帮着机构说话。只因机构“未雨绸缪”,提倡年轻老师和孩子多交流。为了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他们甚至在教授知识之余和学生探讨各种问题,包括在学生中流行的游戏,以此换得学生的好感。这位朋友直言,销售培训有一个逻辑是“孩子只要说愿意学,家长岂会不埋单”?虽然这一次曝光把老师的资质问题放到了聚光灯下,但事实上,家长并不是“傻子”。教育机构的营销技俩家长此前未必真正蒙在鼓里,而很多家长之所以继续报班,大多是属于从众行为。在一窝蜂的培训热中,给孩子报一个班,好歹能暂时求得心理安慰。这也就不难解释,去年某家培训机构因为无资质被叫停时,家长却并不在意机构的资质,而是嚷着“别人上我也要上”。
时至今日,培训行业里的泡泡,已远非一句“利令智昏”的指责就可总结。与其说是商家逐利的天性吹大了培训市场的泡泡,不如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被营销的家长们也早已无意戳破这个泡泡。
一次曝光或许远不能改变家长的认知。没有需求,才没有伤害。我们不可能叫醒装睡的人,所以,只要仍然有家长不介意,愿意继续埋单,那么很可能谁也不会戳破培训行业的“泡泡”。对不少家长来说,花出去的钱哪怕对孩子学习无所助益,但好歹为他们缓解了育儿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