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机器人能解放大量外科大夫的双手,越来越多手术机器人出现在腹腔、骨科等部位的手术中。图/视觉中国
■本报记者 沈湫莎
“能为手术机器人提出最多建议的地方在手术台上,要让工程师‘穿上白大褂’,和临床医生一起进手术室。”在昨天举行的“智能手术机器人和创新临床应用”东方科技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吴皓的提议,引起与会专家的广泛认同。
手术机器人是直接或辅助实施手术的智能机器人,它能优化治疗规划、提高操作精度、减小诊疗创伤。近年来,国内外手术机器人的科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兴未艾。
我国已将手术机器人列入《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规划,何时能让国产手术机器人像达芬奇机器人一样畅销全球,成为论坛上专家们热议的话题。
改进手术机器人的最佳地点在手术台
最近几年,吴皓开始尝试利用手术机器人进行耳部手术。今年,瑞士某医院利用新型手术机器人完成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引起他的关注。人工耳蜗植入体的位置处于患者内耳最深处,植入通道直径仅约1.8毫米,需要经过脑部嗅觉和视觉神经的间隙宽度也只有3毫米左右,手术精度要求非常高。
手术机器人能解放大量外科大夫的双手,进而引发一场手术模式的变革。世界各国都在研发自己的手术机器人,越来越多手术机器人出现在泌尿系统、腹腔、骨科、牙齿等部位的手术中。
在使用机器人进行手术过程中,吴皓常常有改进机器人的想法,可一旦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手术室,创新点子往往就“溜走”了。术后,也有机器人工程师通过视频向他询问意见,却总感觉“隔靴搔痒”。“顶尖医生的意见最重要,最好能让工程师和医生一起走进手术室,让他们了解医生到底要什么。”吴皓说。
天津大学机构理论与装备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树新也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位临床医生来参观他的实验室,随手拿起一个小型机械臂“比划”,这是半成品,将来要成为一台大型手术机器人的一部分,而这位医生却说,他觉得这个小手臂就挺好用的。“或许,我们可以开发一种可手持的手术机器人。”这个点子一直留在王树新心中。
“手术机器人终究是靠人做出来的,需要机器人专家、医疗器械专家和医学专家的无间合作。”上海医学创新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王波说,要为各方人才紧密合作创造条件,无论是在手术室边开一个工程台,还是让临床医生入驻研发中心,都是值得尝试的。
先要有“异想”,才能有“天开”
全球十大医用机器人公司中,美国占据七席,其中名气最响的当属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一台售价就达2000多万元,而上海已经引进了八台。
中国在该领域处于追赶地位,怎么追?王树新表示,要鼓励异想天开,宽容失败,“先要有‘异想’,才能有‘天开’”。
在商业上大获成功的达芬奇机器人,是一台支持多孔腔镜手术的机器人,它由一个操纵台、四条机械臂和一套3D内镜监视系统组成,在做腹腔手术时,它的四条机械臂需要在病人身上打四个孔。
在“追赶”达芬奇机器人的研发热潮中,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机器人研究所副教授徐凯独辟蹊径,尝试研发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四条机械臂平时“隐藏”在一根管子里,待手臂伸入病人体内后,它们才各自分开行动。如此一来,只需要在病人身体上开一个直径约12毫米的切口,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手术机器人所能做到的最小切口。
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田捷抓住机器人的“眼睛”———从分子影像领域开始追赶。这一前沿的新型成像技术,对深层微小肿瘤也能形成高灵敏、高分辨、大深度成像,有效解决了手术切除边界的难题。
据悉,为了抓住手术机器人的发展机遇,上海交大将联合工程和医学领域专家,成立医疗机器人研究院。该研究院将采用项目引入机制,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培育本土手术机器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