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特·赫尔曼·维特里希
说起库尔特·赫尔曼·维特里希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还略有迟疑,但说起核磁共振,大家却都恍然大悟。2002年,因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维特里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作为2017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国际合作奖获得者,维特里希实至名归。作为首批来沪工作并申请绿卡的诺奖得主,这位一生致力于运用核磁技术解决生物和生物医学方面难题的瑞士科学家现在有了一个新目标:培养中国青年科学家和研究生。
与中国科研界渊源颇深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维特里希致力于运用核磁技术解决生物和生物医学方面的难题,主要研究领域为结构生物学。他运用核磁技术研究溶液状态下的生物大分子结构、蛋白相互作用和构象变化。这些技术推动了液体核磁在生物领域的发展,并已广泛运用于液体核磁研究生物大分子领域。
尽管已年届耄耋,但维特里希依旧保持着很高的工作效率,平均每年发表十几篇论文。毫无疑问,维特里希是学术领域的标杆性人物,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位传奇“大牛”与中国科研界渊源颇深。
早在1981年,时任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学联合会(IUPAB)秘书长的维特里希就到访中国,与国内科研院所有过深入交流。经过维特里希夫妇的共同努力,中国成功加入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学联合会,这也是中国自建国以来首次加入极高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联合会。1986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学联合会的帮助下,维特里希在北京开办了第一个生物物理学校。此后,维特里希夫妇先后访问中国的大学与科研院所三十余次,并与中国许多著名科学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为何会选择中国?维特里希表示,“中国科研环境越来越好,我没有理由不选择中国。”
鼓励学生去做自己的研究
2013年,维特里希受邀担任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特聘教授。在张江,他创建了上海科技大学首个核磁实验室,目前已经配备国际一流的600和800 MHz核磁共振谱仪。这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端配置大型仪器,在国内尚属罕见。
“教授一直致力于给我们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iHuman研究所研究副教授刘东升告诉记者,根据教授的建议,实验室订购的核磁设备配置了针对氟信号优化的高灵敏度与高分辨率探头,为具有挑战性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等膜蛋白研究提供了极佳的硬件条件。
▲库尔特·赫尔曼·维特里希在上海科技大学核磁实验室指导学生
除了硬件配置,维特里希对学生的关心一点也不少。目前核磁实验室共有两位教授、一名博士后、一位工程师和五名研究生。“教授对学生非常熟悉,他能够准确叫出每位学生的中文名字。”维特里希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徐天丹表示,“他将学生放在心中,也很鼓励学生去做自己的研究。”
积极推动中国核磁共振基础研究
“直击要害、不留情面。”这是刘东升对维特里希的印象,“正是因为教授的高标准、严要求才能不断督促我们前进,使我们沉下心来投入到科研中。”如今在维特里希的指导下,课题组已发表八篇论文,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项目支持。
可以说,维特里希丰富的职业经历也帮助了其所在课题组、研究所以及上海地区的科研院所争取到更多的国际合作交流机会。在维特里希的邀请下,课题组2014年曾派学员前往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学习膜蛋白的氟标记技术。今年初又派学员赴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学习最先进的膜蛋白表达和标记技术。
“教授积极促成上海科技大学与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哈佛大学等国际知名科研机构的合作,为液体核磁技术在中国的普及和运用做出了重大贡献。”刘东升透露,“去年末,学校已经为维特里希教授申请了绿卡。根据教授的计划,未来他将更频繁地来到中国,潜心培养中国青年科研人才,推动中国核磁共振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
文:李晨琰
编辑制作:朱颖婕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