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飞区无人机拦截系统 便携式无人机干扰拦截仪
“2018第五届上海军民两用技术促进大会”今天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举行,230多家单位参展、近700项最新的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成果集中亮相,展品囊括空间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等多个领域,不少展品是首次进入公众视野。
“2018第五届上海军民两用技术促进大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江苏省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国防动员委员会联合主办,各军兵种装备部、军工集团、战支部队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共同支持。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波同志出席会议并致辞。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首颗为科学家打造的卫星惊艳亮相
“这是第一颗为中国科学家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未来会有更多的科学卫星发射升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主任设计师常亮指着以1:16比例缩小的说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模型说。虽然只是模型,但卫星平台、BGO量能器等有效载荷都与那颗重达两吨的卫星别无二致。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发星,其主要目标是通过高分辨观测高能电子和伽玛射线能谱和空间分布来寻找和研究暗物质粒子。通过测量TeV以上的高能电子能谱,研究宇宙线起源,通过测量宇宙线重离子能谱,研究宇宙线传播和加速机制。
去年底,“悟空”号宣布:获得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发现了电子能谱存在反常结构,可能与暗物质粒子有关。常亮说,目前,科学家还在分析这些数据,只要是“反常”,就有新发现的可能。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开启了为科学研究发射卫星的先河。“悟空”后,“墨子”“慧眼”和实践十号等科学卫星相继取得重大科学成果和社会影响,据悉,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 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二期将在时域天文学、太阳磁场与爆发的关系、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规律、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等方向开展卫星研制,4颗新科学卫星计划于2022年前后发射。
▲商用微纳卫星
“北斗”卫星上的短报文由这家民营企业研发
下个月,国内首颗民营低轨通信卫星、具有30多项发明专利的“嘉定一号”即将发射升空,用于物联网通信领域。一家民营企业——上海欧科微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为其研发了50公斤级商用微纳卫星平台。
所谓卫星平台,就是为卫星上的载荷提供电、通信等各种功能的支撑系统,是卫星通用部件。公司首席市场官贾启龙表示,平台采取层叠式结构,系统和架构已实现了统一和标准化,也就是说,公司能为不同功能的载荷提供卫星平台服务。
这家公司2014年成立,“北斗”卫星上短报文功能也是由它提供。此次即将发射的卫星也搭载了短报文通信技术模块,能同时接收多个地面用户终端数据,并且可以与北斗三号组建星间链路,实现短报文通信全球覆盖,用户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地面蜂窝网络信号的任意地点发送信号。
“我们还有一个大计划,就是搭建国内首个低轨卫星通信星座,目前规划了28颗星。”贾启龙说。
▲水冰两栖功能的“蜥蜴艇”
30多年苦心研发首创水冰两栖功能的“蜥蜴艇”
“我们的‘蜥蜴艇’水上时速可达120公里/时,冰面速度也可达100公里/时,而且引擎功率很小。”上海析易船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侯亮说。
这是展会上展出的一艘外形独特交通工具,从头部看像坦克,后面又有两个轮子。说是艇,但侯亮更愿意把它叫做水上汽车,因为它和船的运动原理完全不同,船是通过螺旋桨产生的推力向前,而这种交通工具模仿了蜥蜴行走的步伐,相当于用两个轮子在拍打水面/冰面行走。
侯亮说,他用了30多年时间把“蜥蜴艇”从想法变成了现实。据测试,它的排水量傅氏数高达7.9,具有推进效率高、不兴波、无阻力峰、起飞快、超浅吃水、空间大等众多优点。专家评审认为,是世界上唯一具有水冰两栖功能的高速艇,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属于世界首创。这也是一项典型的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尤其适用于河流湖泊沿海的高速交通巡逻、对南北极地的交通运输建设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沈湫莎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