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对一个人来说足够让他成为某个领域的精英,对一个论坛来说,也足够它从青涩走向成熟,变得更加意气风发,何况是一个从“出生”起就冠以创新二字的论坛。
2018年浦江创新论坛在今天落下帷幕,短短四天时间,囊括众多精彩主报告的全体大会、四场特别论坛、11场围绕区域、产业、政策、金融、创业者、未来科学等不同主题的论坛,发言嘉宾200多位,其中科学家、企业家、政府官员和外籍嘉宾的比例约为2:1:1:1,参会人数创历史之最。
上海正处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时期,论坛紧扣高质量发展,响应全国乃至全世界对创新发展的热切关切,观点在这里交锋、知识在这里碰撞,创新见真知,宏略有高朋,“科技达沃斯”之名远扬世界。
专家集智,为创新发展提供助力
科学创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城市的前途命运。2018年恰逢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在这个时间点上,谈论创新发展具有特殊的时代内涵。
开放是上海的最大优势,协同是科技创新的必然趋势。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正致力于提高创新策源能力,努力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生态。与会嘉宾在浦江创新论坛分享的真知灼见,将为上海的科创中心建设提供助力。
“当年给论坛冠以‘浦江’之名时,就希望它能拥有浦江的胸怀,海纳百川。”“浦江创新论坛”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说,浦江创新论坛后来的表现不负所望,成了来自全球的政界、学界、企业界等高层知名人士分享远见卓识的平台。
智库“发声”,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次浦江论坛上共发布了八个智库研究成果,其中《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8》《2018胡润上海技术转移机构榜》是首次发布,另外还有《2018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2018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2018中国科技金融生态年度观察》《2018π指数系列报告》等重量级报告,报告中许多关键信息对未来工作的安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18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在科学家心目中的“理想之城”板块提到,上海已经成为全球科学家最希望工作的中国城市,如果想要进一步提升上海的吸引力,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和科研经费支持是科学家们最关心的。
《2018科创中心指数》显示,2017年上海科创中心指数相当于2.5个2010年的上海,得益于此前上海对科创中心建设的布局,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显示度开始显现,成为五个关键指标中增长最快的一个。
关注“百富”20年的胡润,第一次将视线转向可能间接培育科技型首富的技术转移机构。首次发布的《2018胡润上海技术转移机构榜》上新名字层出不穷。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呈现多领域、跨学科、群体性突破新态势,技术更迭加快、业态多元化、产业融合化、组织网络化等成为必然趋势。智库报告能够准确为创新“把脉”,为科学管理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青年“发热”,给全球年轻人递一张来沪邀请函
今年的浦江创新论坛,以一场平均年龄只有37岁的科技创新青年造就者圆桌峰会拉开序幕,聚焦这些年轻人,他们的“画风”如此突出。当一身黑衣,画着大浓妆的法国国家健康医学研究院EPlcx实验室主任维多利亚坐上嘉宾席时,台下的人说:“她好像摇滚明星!”
浦江创新论坛也越来越年轻化。因为无论改革开放、科技创新还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最终都要落在人身上,35岁左右的青年是思维最活跃、创新活力最旺盛的时候,他们需要向世界证明的机会,上海给他们这个机会。
无论是成功克隆出克隆猴“中中”“华华”的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生刘真,还是中国科技大学研究量子计算机的最年轻教授陆朝阳……对青年科学家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上海借助浦江创新论坛向全球创新青年发出邀请函,一个青年造就者联盟也在会上成立,联盟将汇聚全世界最新锐的科技力量,推动科技和创新理念广泛传播,消除科学研究于产业创新之间的壁垒。
作者:沈湫莎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