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四十年前在封闭的圈子里向外张望的中国。现在的中国科学,已在世界之中,是时候产生‘中国学派’了!”在今天举行的《世界科学》创刊40周年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亮出了自己的观点。这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共鸣。
创刊之初,打开科学的全球视野
创刊于1978年的《世界科学》,顺应了中国对于世界科技知识渴求的大势。
“当时,中国科学大大落后,而且对国际上科学发展到何种程度也不甚了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 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匡定波说,自己是《世界科学》的老读者,因为可以从这本杂志中了解到各个不同自然科学学科的最新进展。“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作为一本高端科普杂志,《世界科学》的信息来源,大多是《自然》《科学》等科研圈公认的权威刊物,很好地满足了我的需求。”
回顾四十年办刊历程,《世界科学》曾刊登过科恩的“重组DNA——事实与虚构”、高锟的“光导纤维与系统:历史与未来”,以及丁肇中先生的多篇文章。伴随中国科研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大家加入了《世界科学》的作者队伍。
“我们从这本杂志上看到这些科学界的前辈、大师们所撰写的文章,或讲述科研经历,或介绍学科前沿,从中汲取到了深深的精神力量。”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青年教授姜雪峰说,尽管现在科技文献信息丰富、查阅方便,但很多80后、90后的青年科研工作者依旧是《世界科学》的忠实读者,因为科研道路充满了挫折与彷徨,作为新入行的年轻人难免有彷徨、迷茫,却可以从这本杂志中寻找到心灵共鸣与精神支撑,并由此找到从事科普、传递科学精神的动力。
当今之势,“中国学派”呼之欲出
“这四十年,世界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的科学地位也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汪品先院士认为,《世界科学》过去是科学的“参考消息”,但今天应是“环球时报”,而且更应推动汉语融入科学中,提升其在科学界的“含金量”。
“现在,中国到了可以建立‘中国学派’的时候了!”汪品先说,以地球科学为例,中国科学家已经做出了独树一帜的工作,他主持的“南海深部计划”已经得到了挑战“欧洲中心论”的结果,对南海的形成提出了不同于大西洋板块成因的结果。而且,该计划所获得的结果还对现有的高纬度气候驱动模式提出了挑战,认为低纬度的水汽和热量驱动,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和动力。
我国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认为,随着中国的高水平原创科研成果的增加,科学家更应该站出来,清晰阐释本领域的科学前沿、系统梳理知识的由来、理性展望该领域的未来发展,展现科学家沉浸于其中的独特感悟——他将之称为“元科普”。他认为,《世界科学》正是中国元科普的一方阵地,应该在今后成为科学普及的源泉。
作者:首席记者 许琦敏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