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们手中的长江水点亮启动台,不断亮起的LED灯带勾勒出一副完整的长江流域图:从世界最高处的唐古拉山脉奔腾而出,冲过万千山峦,淌过千里平川,汇入东海,流入大洋。这是记者在今天举行的“第五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启动仪式”上看到的颇具深意的一幕。
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独特的水、土、气构成了上海的城市生态品格。近年来,随着 “绿色生态”的城市发展理念不断深入,市民们逐渐感受到上海的绿地变多了、水变清了,就连向来难搞的垃圾也开始了分类清运处理。不过,在不少生态专家们看来,要真正从易居到宜居,必须在城市建设规划之初就把自然因素系统地考虑进去,对此,上海还有一些短板需要补齐。
从“一只鞋”到“一间房”,人均绿地面积一路上扬折射城市发展温度
上海城市生态建设的成绩如何?
英国注册景观设计师李·帕克的亲身体会或许是个不错的回答。20年前,崇尚自然主义的帕克来到上海定居,那时,他发现上海的绿地公园很少,市民们对自然主义的景观设计理念也并不很认同。这让帕克很揪心:“我从小在英国的自然环境中长大,城市里有公园、树林,小动物。实际上已有研究表明,远离自然不仅会让小朋友失去幸福感,就连成人也会患有压力大等情绪问题。”不过这些年里,情况正在改变。在启动仪式后的名家讲坛上,帕克不无骄傲得展示着自己在浦东的几个设计作品:张家浜绿地,北蔡绿地……“如今,喜欢我这种自然主义风格设计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家甚至争相来打卡拍照、分享。”
一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截止2018年底,上海森林覆盖率达16.8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4%,湿地保护率为50.45%,人均公共绿地8.3平方米,而在1949年,这一数据只有0.132平方米。讲坛现场,上海市绿化与市容局管理局副局长顾晓君打趣说,“这是从‘一只鞋’上升到了‘一间房’ ”。
数字背后折射的是上海城市发展的温度。在上海的多个发展规划,“生态”二字一直是关键定位。“到2035年,上海的生态用地比例要达到陆域面积的60%以上。”顾晓君说,生态在城市建设的分量可见一斑。
不仅要满眼皆绿,更要在城市中再造自然
不过,专家们心中对于“绿色”的追求不止于此:不仅要满眼皆绿,更要在城市中再造自然。
“上海的不少绿地、树林中,还存在着树种结构单一、养护使用大量杀虫剂等问题。”在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达良俊看来,人造自然并非真正的自然:一来,其生态系统不够健全,易滋生虫害;二来,为了养护树林,过量使用的杀虫剂赶走了依树而生的鸟类和昆虫,导致有绿无虫、有绿无鸟;有些地区还种上了热带植物等根本就无法适应上海气候的树种。“这其实是一种伪绿。”达良俊说。
要在城市中还原自然,还是得尊重本土的原生态环境,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如,在对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进行生态修复的过程中,达良俊和团队们就参照了自然水系的状态,充分考虑了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将人工建造物与大自然有机结合,如今,丽娃河里还能摸到螺蛳,而且养护成本几乎为零。“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是能够自更新、自维持的。”达良俊说。
未来,应该在上海看到更多样的本地植物,在这一基础上,甚至让本土动物也重新回到市民的生活中去。这是很多生态学家们的共同心愿,努力正在进行中。帕克坦言,他希望将更多本土的动植物引入到景观设计中,“视觉效果上可能没那么好看,不过,大家总会接受它的。”而达良俊则认为除了人造地标外,上海也应有自己独特的生态地标了。
有人看到了城市,有人还看到的滩涂地。“除了城市之外,上海还有3000平方公里的滩涂和河口湿地,这里栖息了大量的鸟类和鱼类,是极为重要的生物敏感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陈家宽语重心长:“如果没有保护好,长江也会受影响。”
活动周启动仪式上,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黄蒙拉先生受聘为本届国际自然保护周形象大使,并发起《生态文明行动倡议》,呼吁社会各界做自然保护的宣传者、绿色生活的践行者、生态未来的建设者,共同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壮美华章。
经过连续五届的精心培育和发展,“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已成为广大市民了解自然、亲近自然、呵护自然的重要平台,吸引了超百位全球知名专家主动参与。本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以“汇聚你我之力,共建生态未来”为主题,共推出了九大主题活动。市民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报名参加。
作者:金婉霞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