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团队通过查找老照片和历史档案,修复了四行仓库8个主要的炮弹孔和430余个枪眼弹点。 赵立荣摄
8个炮弹孔、430余个枪眼……每一位走过位于苏州河畔西藏路桥北岸的人,无不对这面布满弹孔的四行仓库西侧墙体动容。历史建筑是历史的一部分,对它的品鉴,本身就是在聆听一个故事。
上海是一座历史建筑遗产丰富的城市,如何展现历史建筑的当代价值,让历史遗迹在修缮中得以重生?在昨天由市科协和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上海历史建筑文化与科技国际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讨会上,专家建议,要更好地处理高科技展示技术与历史建筑的关系,让建筑本身“讲故事”,才会更有助于人们主动“沉浸”到历史的横断面中去感受、去体验。
还原战争痕迹,让四行仓库“开口说话”
上海市中心,南昌路,一条普通的石库门老弄堂里,就有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组织、第一个团组织、第一所干部学校、第一个党领导的工会以及《新青年》编辑部等红色历史建筑。这么多历史遗迹,如何让它们“开口说话”?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海松认为,四行仓库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四行仓库位于苏州河畔,80多年前,参加淞沪抗战的八百壮士在这里孤军奋守,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其中,四行仓库西面墙体在战争中遭受了最为密集的攻击。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谁也无法肯定西墙原物是否还存在。
国家级建筑设计大师、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资深总建筑师唐玉恩说,四行仓库一开始的计划是恢复到1935年刚建成的样子,这个方案有历史图纸作为依据,西墙是经粉刷的完整墙面,但是这样一来就无法展现战争的惨烈,她始终心有不甘。
王海松说,在历史建筑修复中,建筑师时刻要考虑的是“保留什么、修复什么、强调什么、模糊什么”——这四组关系,将直接影响今天的人们会如何看待一座历史建筑。
唐玉恩一直没有放弃寻找西墙上的战争痕迹,在剥离了一块区域的水泥砂浆后,露出的青砖与红砖部分之间的差别竟然与历史照片中弹孔的痕迹完全吻合,这给团队以巨大鼓舞。最终,修复团队通过查找老照片和历史档案,修复了日军炮击形成的8个主要的炮弹孔和430余个枪眼弹点。
现在走过苏州河畔,人们能看到的是一面透露着岁月斑驳痕迹的土黄老墙,上面布满一个个深孔,它或许不够“好看”,但王海松说,“哪一个中国人走过它身边时,耳边不会响起枪声,心绪不会荡漾?这就是真实还原场景的说服力。”
别让“科技感”降低老建筑的“历史感”
在历史建筑的修复过程中,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其增色不少。唐玉恩举例说,在修复和平饭店穹顶时使用的夹胶安全玻璃,就让早期为防止玻璃掉落而安装的密格铁丝网失去作用。故此,密格铁丝网得以拆除,屋顶的透光性也变得更好。
用好科技手段,能让更多建筑背后的故事为人所知。事实上在寻找四行仓库西墙弹孔时,就用到了无损红外热成像等技术手段,但是专家也提及,为了更好地保护老建筑,必须要注意科技手段运用和建筑本身的关系。
“在展示过程中,也要注意科技手段和展示主题之间的关系。最好不要让人们一进屋内,就看到满墙的屏幕、或是一个个机器人。一些新的技术手段虽然方便内容呈现,但如果运用得不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由建筑环境带来的历史真实感和沉浸感。”王海松提出了善意的建议。他举例说,在法国巴黎圣母院入口附近的墙壁橱窗里,游客能看到不同时期巴黎圣母院的建筑图纸及形体分析图,院方并没有用亮晶晶的屏幕进行显示。由此可见,虽然现代展示科技发达,幻影成像、视屏播放等手段层出不穷,但并不是所有的新科技都适合老建筑的气质。
“参观历史建筑要的是感同身受、震撼心灵。有时一封家书、一方桌椅、一面砖墙……很多时候,一些真实的老物件更容易把参观者带回那个时代,也更能实现教化育人的目的。”王海松说。
提高借助建筑说故事的能力
早在2005年,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等部门即联手系统性地发掘、梳理上海的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一批纪念场馆建成开放,一批纪念场馆改造升级,一批已消失的中共早期在沪革命遗址集中设立了纪念标志。根据去年7月1日问世的《上海红色文化地图》,上海已经确认的红色文化资源达到387处。
“要让红色文化和红色建筑深入人心,一方面要继续挖掘红色资源,另一方面要提高借助建筑说故事的能力。”王海松目前正在做一个红色建筑的修复项目,那是当年共产党人在上海郊区组织农民运动的地方。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也介绍说,市科协正在挖掘“党的诞生地”南昌路背后的故事,要使这条百年老弄堂进入人们的视线。
在讲好“红色故事”方面,新的探索也在不断产生。不久前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20万平方米范围内,上演了一场寻找256位英雄足迹的沉浸式探索体验,参观者们依靠一封写于狱中的家书、一份写满批注的笔记、一个千疮百孔的皮箱,在“闯关”的旅程中实现了一场“不能忘却的纪念”。参与者表示,通过切身参与体验,他们对革命先烈的敬佩之情更深了。
作者:沈湫莎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