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文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历史使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为文艺工作划定了基本遵循,为文艺工作者标注了价值航标。
巍巍中华,日月常新。回顾五千年文明史,虽履险而能如夷,经百折而犹向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今天,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近14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回眸历史,从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端于文艺领域的创新风潮,再到新中国70华诞之际的“最强国庆档”折射出的由“高原”迈向“高峰”的时代剪影,包括文艺在内的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今日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高楼大厦已经遍地林立,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时代的命题。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生产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举精神之旗,是旗帜就要鲜明;立精神支柱,是支柱就要坚固;建精神家园,是家园就要温暖。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需要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创作这样作品的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
思想的光芒,在历史的航道上格外耀眼;讲话的力量,在践行的过程中更能体悟。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化为神州大地的鲜活实践,文艺工作的方向更明确、路径更清晰、措施更有力、精品力作更多更好……令人欣喜的新气象新风貌,强烈预示着一个文艺繁荣的黄金时代的到来。
作者:文汇报评论员
编辑:苏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