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本周一开始,本市拓展“随申码”应用场景,为企业、市民提供更多便利服务;推进长三角健康码互认机制,为务工人员返岗、企业复工复产护航;市级医院普通门诊全面恢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准确把握“时度效”,这既是科学的工作方法,也是当前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所谓“时”,就是阶段性特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两手都要硬。值得注意的是,零增长并不等于零风险。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稍不注意疫情就可能出现“倒春寒”。作为超大城市的上海面临三大风险:输入性风险、流动性风险、集聚性风险。持续巩固向稳向好防控态势,同时平衡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的关系,要实事求是、精准施策。审时度势,主动作为,既要“防火防盗防同事”,始终绷紧防反弹这根弦,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又要精准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市,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所谓“度”,就是分寸、火候。落实好阶段性目标要求,在“分区分级差异化管控”上下功夫,确保防控成果更加巩固、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成效,要科学谋划、周密部署。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上海各重点区域都在行动。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复工比例达到98.7%,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速签约落地。在崇明、奉贤、金山、青浦、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等,企业复工复产的步伐正在加快。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复工复产不可“一刀切”,市中心人口密集,无论是街边小店开张还是商场开业,都要拿捏好“分寸”、控制好“火候”,制定精细化措施。
所谓“效”,就是效果、成效。一切工作的实效要体现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上。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放过每一个盲点、疑点,清除每一处隐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社会的“痛点”,企业的“槽点”,老百姓的“难点”,就是复产复工“着力点”。防疫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复工缺少什么,就补足什么。把防疫抗疫要求贯穿企业复工复产复市全过程,一企一策、一楼一策、一业一策,精准施策,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坚持效果导向,要兼顾近期效果与长期效果,既要下好“及时雨”,解企业的燃眉之急,也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形成优环境、抓投资、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三月的风,丝丝和煦。三月的消息,也带来春天的希望。3月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披露,近一周,全国确诊病例治愈率持续上升,治愈出院比例达到52.1%。突出时度效,持续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坚持住,我们定能迎来阳光灿烂的日子。
作者:晓彦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