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将进一步增加,对城市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和挑战。上海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大量依赖外部资源供给,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提升城市气候韧性,以措施的确定性应对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将为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强化“四大功能”提供有力支撑。
三重意义
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对人口密集的特大超大城市而言,极端天气可能会引发包括供应链中断、农业生产受损、城市基础设施故障、电力供给短缺、水资源危机等多领域的次生危害,并通过产业链供应链的传导机制,对更大范围的宏观微观经济运行带来不利影响。上海经济密度高、经济业态丰富,由于城市位于海洋、河口与陆地的交汇地带,极端天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重。提升城市气候韧性,能够降低极端天气事件对城市经济社会系统的影响,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二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有效手段。随着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成熟,人口和产业将进一步向城市群和大城市集聚,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的人居环境至关重要。上海作为一座有着25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需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把提升城市气候韧性的要求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之中,充分调动城市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创优良人居环境。
三是提升世界影响力能级的必然选择。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已经成为国际大都市普遍面临的一种非传统安全风险,增强城市韧性成为全球领先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上海需要把增强应对极端天气灾害的韧性能力作为城市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能力,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点、上海特色的全球气候韧性城市发展范例,推动全球城市韧性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的创新。
四项任务
一是构建极端天气响应机制。由于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随机性大,发生过程短、导致的灾害链条却很长,防范应对工作链条长、任务重、环节多、难度大。需要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原则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按照最严酷的极端天气情况完善应对极端气象灾害联动联防和应急响应机制,特别是不疏漏极小概率极端天气的应急处置预案的编制和落实。
二是完善城市防灾基础设施。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给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造成很大压力。一方面,极端降水量经常超出城市排水管网设施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建设和更新气候适应性基础设施往往投入巨大,为应对偶发性的极端天气而投入大量资金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因此,城市需要通过创新投资模式、制度,探索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尽可能减少各类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
三是保障能源电力供应安全。极端天气会引起用电负荷在短时间内激增,伴随的自然灾害还可能导致电力设施损毁,造成短时间内电力供需失衡。因此,城市电力供应须更加重视极端天气事件“新变量”,全力保障能源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四是防范气候变化健康风险。极端天气事件不仅容易造成城市居民直接伤亡,还会增加传染病、非传染病以及精神心理疾病的风险。防范极端天气需要建立一个具有气候恢复力的城市公共卫生系统,提高与极端天气有关的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能力。
五大举措
一是统筹多部门协同参与。提升城市气候韧性需要推进多部门合作,建立与气候韧性城市相配套的管理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首先,将城市气候韧性建设纳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出台《城市气候韧性建设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气候韧性城市的相关建设要求应在城市总规、控规及有关专项规划中得到体现,在土地供应、设计审查、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和运行监督等环节进行监管。其次,加强政府总体层面的统筹协调。从市级层面构建极端天气应急防范机制。第三,构建极端天气三级防范标准。针对不同强度灾害设定有效应对、运行保障、生命安全三级防范标准,根据各区灾害强度、历史灾情、人口密度等分区施策。
二是完善融合型基础设施。将雨水管道、调蓄池、储能设施与河道、公园等城市公共空间相结合,有效应对建设标准外的降雨形成的内涝风险。首先,加强雨水源头减排控制。参照全球城市经验,新建及改造地块排放至市政排水沟渠的洪峰径流需减少20%-30%,可采用渗、蓄、排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解决排水问题,加强设计审查与验收,降低城市内涝风险。其次,结合公共空间建设雨洪调蓄设施。优先结合学校、公园、道路等公共空间建设雨洪调蓄设施,赋予建设用地多种使用功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第三,开发长时储能系统。
三是鼓励多元化社会参与。加强灾害预防、应对培训和安全教育,为建设气候韧性城市提供软支撑。首先,在全社会宣传城市气候韧性发展理念,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参与气候韧性建设的意识。其次,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气候韧性城市融资机制。推进气候韧性城市建设资金由政府财政单一来源转向社会多元融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排水管网、绿地设施、生态恢复和修复等城市气候韧性项目建设以及后期的运营管理。第三,完善极端天气灾害保险制度。指导保险公司增加极端天气灾害保险投资,不断丰富保险产品,有针对性地创新服务。
四是丰富智能化应对措施。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为城市问题的分析和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方向。首先,建立气候韧性城市建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数据库,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基础智慧技术,实现对突发的自然环境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快速反应,根据城市整体状况快速做出决策部署。其次,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和社会资本开展基于大数据和智慧城市的气候韧性城市建设技术研发合作。推动气候韧性城市的智能化技术产品和建设模式创新,在此基础上建设城市气候韧性智能分析技术应用的示范项目。第三,加强气候敏感疾病智能化监测防控。组织开展极端天气对城市人群健康多维度影响研究,制定不同层级的适应计划。根据医院、诊所和实验室的相关气候敏感性疾病数量变化情况,对特定人群及时发布健康提醒。
五是创建跨区域合作机制。首先,明确长三角城市群气候韧性城市协同建设的目标,即以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水安全目标,以实现地表水质达标、恢复水的自然循环为主要任务的水生态目标,以提升雨水和污水的再利用率为主要任务的水资源目标。其次,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制定气候韧性城市建设模式、关键技术、评价标准等区域准则,探索高强度城市化地区气候韧性城市群建设路径,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气候韧性城市建设模式。第三,加强流域水治理合作。长三角城市群协同提升气候韧性立足于构建良性水循环系统,应建设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打造水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对可能发生的流域水环境风险进行预防和应急。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作者:程进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