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深化制造业开放,深化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开放,稳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在大连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9新领军者年会上,中国再次发出坚定不移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强音,引发与会者热议,并期待在此过程中寻求合作的机遇与红利。
在各个领域中,金融开放的稳步提速尤其令人关注。有迹象表明,我国下一步将在银行、保险、证券、外汇、征信、信用评级、支付等方面推出并落实更多新举措。多位与会专家表示,如此在金融业全领域的扩大开放,将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也向全世界释放出明确信号:中国开放的步伐不仅不会停,且会不断加快。
开放力度加大,掌控自变量影响
“事实上,中国自变量带来的影响是最根本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姜跃春向新华网记者表示,从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目标看,以开放促改革与以改革促开放同步进行,螺旋促进。当前一些改革措施对照世界变化发展速度之快,还需有更大的开放空间。而从全球经济趋势演进的方向来看,以国际规则为主线的调整非常明显,我国欲进一步加快与国际规则、治理机制的对接配套,就需要持续优化制度性因素。所以从这两个层面来讲,未来改革开放的力度、密度会不断加大。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也表示,中国近期在金融领域的开放几乎是全方位的。一般把金融开放分成两方面:金融服务业的开放和资本项目的开放。以往对资本项目的开放相对更谨慎一些,但是金融服务业的开放,包括银行、保险、投资银行、评级机构、外国直接投资等,对中国经济是有好处的,风险也相对比较有限。
他进一步说,过去曾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外国金融机构到中国后会严重影响中国的金融稳定,这其实并不是必然的。原因就在于外国金融机构到中国设立金融机构后,就变成了中国的金融机构,只不过金融机构可以分成国有、民营和外资持有的而已。“至于有没有风险、会不会造成问题,依赖于我们的监管方向及是否有能力管住这些风险。而一般情况下,开放程度比较高的部门,风险也比较低,效率会比较高。”
市场空间辽阔,外资看重新商机
多项数据显示,自去年金融业对外开放速度大幅提升以来,有更多外资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国家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488亿美元,跨境资本持续净流入。中债登的数据显示,5月末境外机构债券托管余额超1.6万亿元,连续6个月增持,并创年内单月最大增持规模。
“从1902年进入中国至今的花旗银行,希望未来能在这里再待200年。”在“塑造中国未来金融业”分论坛上,花旗银行董事总经理、亚太区企业与投资银行业务主管简?梅茨格表示,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数十万亿美元的储蓄资产,这意味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让资产更好流动,促使整个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我们非常荣幸允许被进入到这个过程中,并且看到了极大的机会。”
正在推进更高水平开放的中国,其政策制定和效果也将不可避免地与国际相互影响、形成互动,多元化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也是其中一例。2018年5月4日,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这是中国已上市运行期货品种首次引入境外交易者。
大连商品交易所理事长李正强表示,大宗商品对外开放,是适应期货和实体经济高度关联的内在需要。希望对外开放能让中外交易者在中国市场上共同交易出一个以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并带动人民币国际化。
同时,李正强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当企业获得足够的资金来源时,需要风险管理市场给实体企业在价格波动风险上提供管理工具和场所,期待未来大连商品交易所可以成为全球重要的定价和风险管理中心。
来源:新华网
编辑:苏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