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好好的一部票房冠军眼看要沦为满是铜臭的“污点冠军”了,这是发生在《捉妖记》身上的反转剧情。就在该片越过《速度与激情7》,历史性地站上内地影史头牌位置时,漫天来袭的除了一些赞美,还有更多的质疑与愤怒。
有人质疑,《捉妖记》胜之不武的票房佳绩是造了假的;还有人认定,这类买票房行为如同体育比赛中服用兴奋剂,他们愤怒地称,这位“吃药的冠军”该被钉上耻辱柱,而非留在荣誉簿中。
舆论博弈中,该怎样正确看待《捉妖记》的票房?又该由谁来为“吃药的冠军”负责?
《捉妖记》本可以做一名当之无愧的国产片票房冠军。自7月16日上映到8月16日密钥延期开始,31天的时间里,该片票房已过22亿元。回溯内地影史便知,如此成绩足够叫围观者称奇。但出于对票房新高度的渴望,文艺创作中最不该出现的检验标杆显形了。马克思说过,“诗一旦成为诗人的手段,诗人就不成其为诗人了。”当文艺与利润捆绑,文艺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此话同样适用于《捉妖记》,当该片在上映的最后10多天里利用各种手段来追填票房时,一切无异于自毁前程。
对于一部优秀电影深陷舆论的漩涡,痛心者有之,指责者有之,但当有人亮出“包场买票房者,唯《捉妖记》刷新下限”时,或许这出闹剧的源头就此浮出水面。在这个国产电影破纪录算家常便饭,亿元只是“起步价”的时代,“包场买票房”这般违反市场规律的做法已被当成心照不宣的普遍法则。而这,恰恰是堂而皇之造假的心理起源——既然包场稀松平常,这次不过是采用了最极端的一种。
片方供片,影院售票,观众购票入场——这是一部电影票房构成的正常生态链,或者说是完全市场化的运转方式。但如今,国内电影市场有一股暗流在汹涌,片方自掏腰包购买影票,随后或赠送或低价售卖,与其说是回馈观众,不如看作是“炫富”的比拼模式,其本质依旧是自己包场自抬身价。对于无力包场的小制作而言,这何尝不是破坏市场公平竞争机制的做法,何尝不是中国电影发展的短视行为。
在涉嫌票房造假的队列里,《捉妖记》决不是破天荒头一家。
之前某部明星云集的大制作,也曾在几乎没有排片的前提下,忽而就在一天内收入500万元。对于一些拥有影院资源的片方,左手提供片源、右手掌握终端,从左至右的“过钱”包场模式,更为造假提供便捷。除了包场,院线还能通过手写涂改影票来协助片方偷挪别家票房。有业内人士透露,票房造假的方式花样繁多,且由来已久,只是如今兴盛的社交媒体无限放大了这些“伎俩”,才被业外广泛周知。也正因为这早是业内的默许陈规,《捉妖记》片方才“敢于”用“营销手段”作为自己的辩护逻辑。
那么,问题最终指向了对于电影市场的监管:该如何建立一个公平有序的发行环境?该如何引进一种真正公平的市场机制?思考这些问题,比穷追猛打几部影片要高明得多。
因为,以电影多元化和市场健康发展的长远眼光来看,包场这种违反市场规律的危机已显出端倪。首先,是拥有资金后盾的大片挤压文艺片等中小型电影的生存空间,让本就步履蹒跚的文艺片更如履薄冰,屡当牺牲品;其次,在金钱的指挥棒下,影院排片或将决定中国未来拍什么样的电影。当一部电影通过买票房获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这将会引导更多投资方涌向同一类型片,再使用类似的发行模式复制这种票房经验。最终结果,千篇一律的爆米花影片无法培育观众,观众只能被进口大片绑架,继而形成进口大片——国产大片——国产中小型片这样“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恶性循环。
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向进口片全面开放,国产片如何抵抗好莱坞的来势汹汹?这个问题是需要我们的电影工作者认真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