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有人在吗?》开启卖萌之旅。 出版社供图
科学松鼠会出版《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那会儿,专栏作者连岳写了篇序言,题目叫《爱科普,用爱科普》。
科普事业千秋万代,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谈爱,当仁不让,可论及“用爱”,不免迷惘。毕竟,爱是一番愿望,更是一种能力,不是你想用就能用的。
终于,在月球车玉兔这里,“用爱科普”成为现实。
2013年底,嫦娥三号飞船准备发射,第一台月球车“玉兔”也行将登陆月面。与此同时,一只“玉兔”在新华社、果壳网的策划下,微博上线,开启了卖萌之旅。当月球车的使命结束,这段经历也绘成漫画,进而付梓,书名同样动人:《嗨,有人在吗?》
“兔”生有限,回味隽永。这一次,X频段发射天线、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太阳敏感器、+Y太阳翼不再是冰冷的概念,而是摇身一变,成了兔子的眼睛、相机、翅膀。神秘的月球表面,则是“玉兔”的新居所。60余万粉丝的微博账号“月球车玉兔”有一句简介:月球是目的地,地球是家乡。这只会好奇、爱卖萌、有节操、动感情的兔子,借助社交网络裂变式传播的特性,成为街知巷闻的科普名“兔”。用书里的话说,“这是本兔的一小步,却是中国人的一大步”。
近年来的流行语,少不了“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人类对浩渺苍穹的兴趣,从未中断。哪怕最艰难的年代,对宇宙的向往与探索,也蕴藏了触碰未知的款曲和挑战极限的雄心。而在和平富庶的岁月,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大哉问”,不仅归属本体论的范畴,同样是天地间开掘的原动力。
问题在于,尖端的航天科技富含故事与精神的矿藏,却囿于知识鸿沟,长期与普罗大众隔绝。唯有特定的发射、踏月甚至爆炸画面,编织成太空史的经典目次。
“玉兔”的出现,令航天技术、太空秘闻,在长时段中得到深入浅出的述说。适时的卖萌、犯贱,也建立起更广泛的情感关联。因为“玉兔”,嫦娥一号、二号、三号的故事得到演绎,月球车、登陆器的原理也不再是乏人问津的知识点。
这一切,只因为38万公里之外的那个地方,有风,有尘土,有寂静,有无限的未来,还有一只扑腾过、累了、可能不会再醒来的兔子,在遥远的星河,独对长夜漫漫,说一句“嗨,有人在吗?”“在啊,我坏掉了”之后,道一声“晚安人类,晚安地球”。
于极难想象处融汇爱,引千万人同悲同笑。或许,航空航天技术飞速迭代,眼下的器具设备很快将收纳进博物馆,成为印证与镜鉴。但这只兔子的传奇,却将恒久流传,慰藉人心。
也许有一天,当登月成为常事,我们会找到那只兔子,然后致以谢意:“我听过你的故事。我来接你回家了。”
文/傅踢踢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