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姜方 记者 钱好
9月9日,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重申,根据规定,开展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应具有相应资质,按规定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机构及个人,包括开设互联网直播间以个人网络演艺形式开展直播业务的机构,既不能开展相关的视频音频直播服务,也不得利用直播间开办新闻、综艺、体育、访谈、评论等各类视听节目。《通知》 明确指出,直播节目应坚持健康的格调品位,不得含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所禁止的内容,并自觉抵制内容低俗、过度娱乐化、宣扬拜金主义和崇尚奢华等问题。
2016年被称为“直播元年”,只要有一台手机,几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视频直播平台,向公众直播自己的一举一动,并和平台实现收益分成。网络直播在丰富网络生态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涉黄涉暴等内容。业内人士指出,此次重申规则,从整治平台和个人入手,严格把关,无疑是打击网络直播乱象的一记重拳。众多知名直播平台在没有拿到相关许可证之前,相关直播节目必须暂停,“过了火”的网络直播,是时候该降一降温了。
直击重重乱象,整治网络平台的“环境污染”
不久前,一位被称为“电钻玉米姐”的直播主持人成了红人。她将玉米插到一柄电钻上,对着手机镜头直播自己“十几秒吃光玉米”的惊人之举,结果长发被卷到电钻上,一大块头皮被生生扯掉。受到惊吓之余,不少人质疑该事件的真实性,但“电钻玉米姐”凭此粉丝暴涨至200万,本月还刚刚发布了第一首单曲,打算进军娱乐圈。
这个案例,只是整个网络直播行业乱象的冰山一角。采用涉黄、暴露等方式吸粉吸金的内容屡禁不绝,活吞仙人掌等“自虐”直播更是层出不穷。近日,某网约车司机在未告知的情况下,直播多位空姐的乘车情况,并诱导她们说出个人隐私,更是暴露了大量存在于网络直播中的侵权问题。专家认为,低俗内容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的原始利益冲动。要真正遏制不健康内容的传播,还需要各大平台自查自纠,从源头解决网络环境的“污染”问题。
为了遏制直播领域的乱象,全国扫黄打非办组织协调国家网信办、公安部、工信部、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部署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就在同一天,9月9日,备受瞩目的快播涉黄案在北京公开审理。法庭上,快播首席执行官王欣就“快播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当庭认罪悔罪,表示“希望快播案成为行业自律的警示”。
此次 《通知》 的公布更是严格针对违规网络直播平台的重要管控。《通知》 规定,通过互联网对重大活动事件或者一般社会团体文化活动进行视音频直播,必须持有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颁发的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且符合相应的许可项目。同时明确从内容标准入手,对直播节目内容,相关弹幕发布,直播活动中涉及的主持人、嘉宾、直播对象等作出了具体要求。
直播行业多方努力,共同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火爆的直播背后,相关产业产值有可能接近580亿元。这让许多创业者和热钱流向视频直播行业。目前大大小小直播软件超过100个,不少互联网相关行业也开始涉水直播行业。不仅纯直播产品攻城略地,知名视频门户坐拥资源优势当然不甘示弱,纷纷内嵌直播功能,不少新闻、电商、社交平台也纷纷投身其中。如此一来,行业局面更加复杂,许多纯直播平台已经悄悄转型,开始自制综艺直播节目。
按规定,直播平台需在拿到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的基础上,同时拿到《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眼下,包括几大常用直播平台在内,许多直播平台目前都没有拿到总局的视听许可证。有业内人士分析,在拿到许可证之前,它们必须暂停全部综艺直播节目。
有评论为监管部门的出拳点赞,认为此举将有可能完成一次直播平台的洗牌,淘汰一批劣质网络直播产品,相关措施势必为目前火爆过头、乱象丛生的网络直播降降温。一位从业人员表示,“虚拟世界不应存在和现实生活割裂的标准,网络淫秽信息污染社会环境,败坏社会风气,危害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网络空间终究是大家的,走出低俗化需要行业各方参与者的共同努力。直播平台、主播和用户,在利用便捷的现代设备的同时,都应该以法律和相关管理条例为准绳,遵守共同的约定,共同打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