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入口处一部壮丽宏阔的“大书”引人注目,“书封”上写着苍劲有力的七个大字———砥砺奋进的五年。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2017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序馆,入口处一部壮丽宏阔的“大书”引人注目。这本“书”双层镂空,透出上海标志性的城市剪影,底座是五层书本造型拾级而上,“书封”上写着苍劲有力的七个大字:砥砺奋进的五年。内涵丰富的这本“大书”,写着过去五年来中国大地上各领域改革创新、发展进步的成果,也展示着中国出版业自身的开拓进取。
与这部“大书”合影留念,成为许多读者徜徉书海前的“必选动作”。已连续五年来赴书香之约的青年创业人王殷超特意翻看了自己前几年在书展留下的照片,发现今年的序馆格外不同,“以前常采用的主题造型取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年还是第一次开门见山就亮出一个响亮的主题”。
正如读者亲身感受到的,2017上海书展,主题出版正在成为“显词”。展方不仅在序馆A、B两区陈列着近百种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著述,还通过序馆C、D两区以及东一馆入口处特设的“砥砺奋进的五年”主题图书展销馆,用精品力作讲述硕果累累的中国故事,成风化人。
主题出版概念下涵盖读者在伟大时代里最关注的课题
昨天下午,记者在序馆A、B两区内看到,明亮的橱窗内陈列着24个版本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及多种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述的单行本。不远处“砥砺奋进的五年”主题图书展销馆内,王殷超在《习近平讲故事》前驻足。就在上午,他刚刚在展览中心友谊会堂内听完了个人今年的第一堂讲座,内容正是央视主持人董卿诵读的《习近平讲故事》。“书中的一些故事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典故,但深入浅出间,竟然蕴含着大道理,我觉得年轻人都会喜欢这样接地气的讲述方式。”
同一个展销馆内,《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努力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也频频受到青睐。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编辑鲍静告诉记者,该书8月9日才下印刷线,热气腾腾地来到书展,“这两天已陆续接到征订订单,眼看第一版一万册很快就要加印了”。将书展从头逛到尾,主题出版物的热销案例,几乎可以信手拈来。比如汇聚上海艺术界、学术界、文学界名家新秀智慧的 《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连环画绘本系列》全套30册连环画绘本,受到了大小读者的喜爱;拄着拐杖的老人在“强军兴军 强军强国———庆祝建军90周年主题图书专区”逗留良久;放暑假的中学生径直将《诗书中华》《中国诗词大会》 等书收入囊中;还有阿姨辈的读者指着《纵横“一带一路”——中国高铁全球战略》谈论自己乘坐火车走遍中国的青春年华……
为什么主题出版能受人欢迎? 资深出版人给出答案: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国道路、中国梦、治国理政、新发展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这些都是伟大时代里读者高度聚焦的课题。主题出版这一概念下,正是因为涵盖着这些课题,这些出版物回应了读者的巨大需求,成为“显词”。
中国出版业向内容价值回归的轨迹越来越清晰
梳理过去五年的上海书展不难发现,每年都有重磅的关键词。
2013年,“中国梦”成为理论原点,《中国梦,我的梦》《梦想中国》《百年中国梦》等,仅人民出版社就策划了一大批主题图书。2014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旋律中,《当代中国的精神旗帜》从书架上走进了千家万户。2015年,“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成为出版主题,那一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全球发行突破了500万册。2016年,“文化自信”频频被提及,《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等书籍以开阔的视野,向读者展示了我们正行进在一条怎样的复兴之路上。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相关负责人认为:“近五年来,中国出版业向内容价值回归的趋势和轨迹越来越清晰,而且正在转入一个行业定位更为理性、发展模式更为丰富的新周期。这中间,主题出版的导向引领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近年来的张维为“中国三部曲”为例,《中国震撼》《中国触动》《中国超越》,作者把走访百国后对中国的思考写下来,既有他对真实事件的诚实刻画,又有平实而鞭辟入里的分析,出版后获得广泛好评。仅《中国震撼》一书发行量就达到100多万册。
中国出版界正达成共识——如果越来越多的主题出版物能既讲高度也有温度,那么整个“主题出版”的矩阵就有可能与“畅销书”直接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