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又是一年艺考时,关于表演,我们和文章、白百何的老师聊了聊
她是祖峰的妻子,也是文章、白百何的老师。
同时,她也是《金陵十三钗》《寻龙诀》等多部影片的表演指导。
▲《金陵十三钗》
不久前,因为一档综艺节目,她作为一个好演员的身份被广为人知。
她叫刘天池。
最近,我们跟她聊了聊。
文汇:你除了演员、老师这两个身份之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表演指导。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在影视界普遍吗?
刘天池:在国外一直有,比如好莱坞就有专门的台词指导。我当时是因为《金陵十三钗》一个特殊的情况,一下子有将近30个孩子,艺谋导演就说让我去指导一下。我们差不多经历了六个月,每个人都打开了。其实角色的建立不是靠脑子,而是要靠你的整个身体,好的演员是能够把握一个角色的气质,这是最高要求,因为这已经是精神上的一个诉求。表演这个职业就是从演员的自我出发,最终以角色的名义完成自己所有的行为,最终达到的是传达角色的精神世界。
后来就是跟乌尔善的《寻龙诀》合作。每一场戏完了大家都会到监视器前面来看。演员是有自知的,你说的东西是准确的时候,他马上就会去做。因为演员在表演的那一瞬间会有很多信息存在,这是演员的创作思维,他在那一场戏当中其实会跑出很多种方案,他要在瞬间决定一种方案,他这个时候就需要另外一个人告诉他,你这个方案是对的,他就按这个方案走了。越是好的演员越会有好几套方案在脑子里来回串,所以才会出现现场演员跟导演在那掰扯,演员在寻找我说的可能性的答案。导演那边呢也拿不准答案,那两个人都很焦灼,都会觉得是在掰扯,其实不是,是因为没有一个定盘。你总要定盘,它不像舞台剧,今天吵完了大家冷静一下,第二天推倒重来,没有问题,因为它不用见观众,他有一个非常非常安全的创作期,不给任何人看的安全的一个创作周期。电影演员不是,当场不解决的话,那就映上了,它是一次成型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越是好演员越会拿不准。
▲《寻龙诀》
文汇:其实好演员的创造性也就体现在这里,他能够一次拿出很多的东西来给你挑。
刘天池:对,他可以出几种可能性,然后再咨询导演。有的时候就是导演特别想把演员掰过来,然后演员又想把导演掰过去,两个人在两个轨道上。那这个时候表演指导就会知道其实你们说的是同一件事情,就是语境不一样,我们特别像翻译官。
文汇:那后来成立表演指导工作室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刘天池:表演其实是艺术,但是你打开学校那个门之后,表演变成各种各样的标签,什么演技派啊老戏骨啊,什么小鲜肉啊小鲜花啊,各种杂乱无章的标签。我有很多学生毕业以后没有机会,即便进了剧组也有各式各样的问题。在我眼里他们都是很好的演员,那我就会去问,你们为什么这么选演员?后来我知道是因为有流量的考量,然后我就尝试说服各种投资人和导演,我说你们难道不想改变这个现状?他们说我们想改,但是又有平台啊什么的问题。后来我也认识很多平台的人,我说为什么要这样?老百姓难道就希望这样子?他说这个有的时候是商业价值,然后我又搞清楚了,是因为有广告商,因为广告商说你用他我就给你钱买你的作品,那广告商又靠粉丝养,你只有用了粉丝们喜欢的演员,你做广告的产品才会有人来买。最后我发现这就是一个链条,所以谁也不要抱怨谁,因为谁都离不开谁,大家都是这么咬着的。
那既然是这种咬的方法,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你们所谓的流量,或者让对粉丝有影响力的这些孩子,能够有更好的表演。你如果一味的把他们这一环摘掉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时代已经接受这个东西了,他们必然是这条链条当中主要的一条了,你不能把时代逆转。
因为这样一群孩子的加入,现在国内其实有两类演员,一类是经过学院里专业的训练的,另一类就是随着网络发展突飞猛进拱上来的这一批。其实他们在未来的路上会很艰难,必须有一段时间只能够去忍受关于对他们的指责,因为他们没有一个专业的技术和技能来帮助他们。至于日后能不能补上,就要看悟性。
他们将来最好的结果,可能就是变成某某某和某某(嗯,继续略去名字,一男一女,请大家自行脑补)他们这类演员,就是把所有的角色都能转化成自己的个性魅力。香港也有很多这样的演员。但是他们的塑造能力是不足的,如果让他们去重新塑造另外一个角色,他们驾驭起来就会有一定的难度。他们不像巩俐,可以驾驭各种各样的角色,这是因为她经过四年的专业训练,演员的维度被打开了。学院教育的功能就是把演员的维度给打开。当然将来随着你的年龄增长,阅历增加,你扮演的角色变得更加有活力,甚至更加有冲击力,更能够感染观众,但是中间的过程是没有办法跨越的。因为你在17岁的时候,和你70岁对人生的理解不一样,一个轻飘飘的,一个沉甸甸的。而学校里四年打的功底就是为了你能够撑到那个年龄。
如果没有这么严格的对于表演体系的梳理、学习和训练的话,你到一定年龄也就那样了,不管往哪个角色上走都是他那一套,哪怕你再通过改变外形来靠近角色,你能做到的突破也是有限的。
文汇:也就是说,像这样的演员,越到后来就越只能接受那种所谓量身定做的那种角色。只能根据40岁的你我来给你写一个,然后我再根据50岁的你,我再来给你写一个,就只能是这样子。
▲梅丽尔·斯特里普
刘天池:对。你让某某某去演一个老大爷,他是不敢演的,但是你让梅丽尔·斯特里普去演一个大妈,她是敢面对的。因为梅丽尔·斯特里普是专业院校出来,她是经过这种塑形训练的。一个演员到最高的一个境界,是有绝对的塑形能力,就是我可以塑造各式各样的人物。李雪健也是这样的演员。我们是通过他扮演的那些角色而认识“李雪健”这三个字的。
▲李雪健
但是现在艺术院校的教学也遇到问题。现在一般大二大三的学生就出去拍戏,而在我们完整的教学安排里,大一大二叫做基础教学,是解决你自身作为演员的各方面的素质问题,让你相对地能够在作品的限制内,完成一个很小的角色,一个片段,一场戏,还谈不到一个完整的角色的创造,也谈不到说是一个个性化的人物创造。到了大三大四,就开始教完整的人物形象塑造和个性化塑造。现在,大三大四这个环节,没有人学了。连毕业大戏都凑不够人排了。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我就发现,其实即使从院校出来的孩子也都说半成品,而不是一个完全的演员,然后到了剧组或者到了一部戏上映的时候就挨骂。那演员为什么这么着急呢,因为再不抢的话下一轮网红新人又上来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那我成立工作室也好,做表演指导也好,其实就是想在孩子们从学校出来后,从准演员过渡到演员的过程中,有这么一座桥搭一下。起码他在完成下一个作品的时候,他跟你聊的时候就不一样。你像杨颖演第一个戏的时候,她连发问的可能性都不一定有。但她现在可以提问说嗳我觉得是不是应该怎么样,这一场戏我应该穿什么衣服,我是不是应该把这里那里弄得脏一点,她这些意识全都有了。这就是在往演员方向走了。如果说这些孩子都可以这样去做的话,会带动很多的审美。其实有很多孩子很可怜,他们是被经纪人绑架的。好在现在不一样了,新成长起来的一代经纪人已经知道要让自己的艺人增强表演能力,开始在这方面做投入了。所以《寻龙诀》那边结束之后就有很多经纪人来找我,我说让我教可以,但是你的艺人必须给我足够的时间。
文汇:你的工作室具体是怎么工作的?
刘天池:我们开春季班和秋季班,一方面是训练这些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孩子,同时也为很多演员回炉。这个回炉不是说演员有什么缺陷,而是当他们结束一个角色进入下一个角色时,就像那个车一样,你总要有一个加油站,你总要做个保养。演员完成一个角色之后,无论演得好还是不好,身心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疲惫的过程,等于是整个要浸入到一个角色里,不管他浸入的深还是浅,这个过程其实是很煎熬的。那这个过程完了以后,任何一个演员,都面临一个分不清自己和角色都阶段。在进入下一个角色之前,一个是你要安静下来,再一个就是需要清空原来的,重新建立下一个。还有一个周期,去体验生活,为下一个角色去做准备。这个准备怎么做,就是由我们来帮助完成。
所以,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能做一点是一点。你光骂他们有用吗?
采访:邵岭 文汇报记者
嘉宾:刘天池 表演学博士、中央戏剧学院教师
编辑制作:吴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